
正在央视八套黄金档热播的都市剧《蛮好的人生》,将镜头聚焦保险业这一甚少出现在荧屏上的职业。据CSM全国网数据,该剧首播日收视率1.34%,收视份额6.83%,均全国排名第一。这是今年央视八套电视剧首播日收视率最高纪录。
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的都市剧,《蛮好的人生》以39岁保险经纪人胡曼黎(孙俪 饰)家庭、事业的双重崩塌为起点,通过她与28岁的年轻保险人薛晓舟(董子健 饰)之间的对照、冲突与和解,揭开保险行业鲜为人知的生存法则,进而关注到一张张保单背后所代表的不同社会群体,多角度深入探讨医疗、养老、婚姻、亲子、家庭理财等民生话题,折射社会发展、时代变迁。
“胡曼黎可爱的部分在于,她像野草,永远有很旺盛的生命力。”编剧费慧君介绍,作为一个发生在上海的原创故事,剧本原名《三十九二十八》,起初是想做两个好玩的人物结构,写两个天差地别的人如何互相救赎。剧中的胡曼黎与薛晓舟,年龄相差11岁,但两人之间并非俗套的“姐弟恋”关系。
编剧选择锁定保险业,是因为在影视剧中,这个行业较少被人关注到。“保险是一个低门槛但职业天花板又很高的行业,能够写出传奇性。”费慧君笑言,采风过程中,她不仅和做保险的朋友保持联系,自己还买保险,“我给父母都买了‘沪惠保’,没想到最后真的用上了”。
《蛮好的人生》创作历时六年。孙俪塑造了一位市井气十足的上海事业女性。费慧君觉得,塑造胡曼黎这个角色时,重要的是突出角色的“真”。“这次我想创作一个区别于以往的角色,她身上有小缺点、小瑕疵。”费慧君说,胡曼黎“不可爱”的部分,在于她有张牙舞爪的表现,有一些小虚荣,这些不完美恰恰能让观众找到共鸣。
这也是剧本最打动导演汪俊的地方。“鲜活是胡曼黎最核心的人物特征。她在保险业摸爬滚打了20多年后,多少沾染了一些社会上的东西,这是她的生存方式。但同时她里里外外都操持得很好,有很善良的一面。”汪俊说,这些形象混杂在一起很有反差感,“胡曼黎就是一个活灵活现的上海职场女人,我觉得她会是孙俪演艺生涯中一个代表性的角色。”
这是一部上海特色鲜明的剧集,全程在上海取景拍摄。100多天的外景拍摄,主创足迹遍布86个风格不一的上海城市空间。从繁华气派的摩天大楼、金碧辉煌的CBD商场,到充满烟火气的石库门弄堂、文艺浪漫的梧桐区咖啡馆,一个个镜头展现了上海的千姿百态,也让观众得以体验海派文化的魅力。
“孙俪一开始就跟我说,能不能有些地方用方言,我说完全可以。比方说客户是老上海人,保险经纪人用上海话跟他沟通,会很亲切,也拉近了距离。”汪俊觉得,在拍摄一部讲述上海故事的都市剧时,方言有其生动性,“比如编剧写的‘拆白党’,只有说上海话才能表达准确,翻译成‘骗子’就很没意思。胡曼黎如果说一口标准纯正的普通话,多少会影响大家对上海女人的想象,观众的信任度、代入感也会减弱。”
“上海女人很精明,又很强。这种强不是强势的强,而是她有当家的精气神。”制片人张玲燕回忆,剧本送到孙俪手上时,她就表达了对人物的喜爱,“胡曼黎是一个从上海里弄中打拼出来的女性,她身上有市井气。后来我们在相处中发现,孙俪和胡曼黎是吻合的,她很活泼、聪明、顾家,爱孩子、爱生活。”
在费慧君看来,她想要传递的“海派”,其实就是笔下所写的这座城市里的人,尤其是胡曼黎这个主角。“大家都说上海女人厉害,这并不是指外表的张扬,而是无论天如何塌下来,有多大的难处,她们都会眼泪一擦,先去解决问题,然后像只老母鸡一样护着家人。再者,上海女人有分寸、拎得清,这也是帮助胡曼黎快速适应保险业的一种特质。”
“什么是《蛮好的人生》?”在汪俊看来,“酸甜苦辣就是人生百态,一切都蛮好。这部剧所有演员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大家能看到不一样的孙俪,不一样的董子健,他们有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这部戏只要看了,就一定上瘾。”
该剧由中央电视台、尚世影业、优酷出品,为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并获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来源 解放日报 记者 张熠)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