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实现碳减排、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在我国“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各地区、各行业积极探索绿色转型之路。郑州市作为中原地区的重要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碳排放压力。碳足迹核算作为衡量企业碳排放的重要工具,对于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关键作用。
然而,目前郑州市碳足迹核算体系尚不完善,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制约了企业绿色发展的步伐:
目前,国内外存在多种碳足迹核算标准和方法,如ISO 14064、PAS 2050等,不同标准在核算范围、边界设定、排放因子选取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郑州市企业在进行碳足迹核算时缺乏统一指导,核算结果缺乏可比性,难以准确评估企业碳排放情况。
碳足迹核算需要大量准确的基础数据,包括能源消耗、原材料使用、生产工艺等方面的数据。但目前郑州市部分企业数据管理水平较低,数据收集不全面、不准确,甚至存在数据缺失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碳足迹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碳足迹核算涉及到环境科学、统计学、会计学等多学科知识,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然而,目前郑州市相关专业人才短缺,企业内部缺乏专业的碳核算团队,在进行碳足迹核算时往往依赖外部机构,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和核算难度。
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碳减排和绿色发展的政策,但针对碳足迹核算体系建设和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具体政策支持还不够完善。郑州市在碳足迹核算的激励机制、资金扶持、技术推广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调动企业参与碳足迹核算和绿色转型的积极性。
在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张同富提交了“完善碳足迹核算体系 加速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提案。
他建议:
统一核算标准
建议郑州市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团队,结合本市产业特点和发展实际,制定统一的碳足迹核算标准和实施细则。明确核算范围、边界设定、排放因子选取等关键要素,确保企业碳足迹核算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同时,加强与国际国内标准的对接,及时跟踪国际碳足迹核算标准的发展动态,不断完善本市核算标准体系。
加强数据管理
建立健全企业碳排放数据管理体系,加强对企业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报送的指导和监督。鼓励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建立碳排放数据共享平台,整合各部门、各行业的数据资源,为碳足迹核算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同时,加强对数据质量的审核和评估,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培养专业人才
加大对碳足迹核算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加强对企业现有人员的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提高企业员工对碳足迹核算的认识和操作能力。此外,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碳核算专业人才,为郑州市碳足迹核算体系建设和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人才保障。
完善政策支持
制定出台一系列针对碳足迹核算体系建设和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政策措施。设立碳足迹核算专项扶持资金,对积极开展碳足迹核算的企业给予资金补贴和奖励;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投入;建立碳足迹核算结果与企业评优、评级、项目审批等挂钩的机制,强化政策的引导和约束作用。同时,加强对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和调整,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编辑:宋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