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具体去抵抗抽象,用爱具体的人学会如何爱自己。4月13日14:00,著名作家、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将携最新散文集《要爱具体的人》走进海汇港尚书房,和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冯杰对话,在老家河南与读者们展开一场关于如何爱人爱己的暖心交流。
乔叶,河南焦作人、北京作协副主席,出版小说《宝水》《最慢的是活着》《认罪书》及散文集《深夜醒来》《走神》等多部作品,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2022年度中国好书、北京市文学艺术奖、十月文学奖等多个奖项。
“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句话,道破了当代人抵抗焦虑的关键。同样,乔叶在最新散文集《要爱具体的人》中用朴素的文字娓娓道来,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捕捉那些富有诗意而温暖的瞬间和细节,传递沉静的力量。
在乔叶看来,相比于具体的人,抽象的人总是更容易让人爱的。比如那些在舞台中央的明星偶像,亦或是那些活在传说中的历史人物。这些抽象的人是“诗与远方”,令人向往。然而身边那些具体的、平平无奇的人往往更值得被看见被关注。
“我就是他们中的一个,最平平无奇的一个。我提醒自己去爱他们,其实就是提醒自己去爱自己。”乔叶在《要爱具体的人》中,描写了网约车司机、菜市场小商贩、保洁女工、饭店服务员、散步时邂逅的孤独的老人……这些她在生活中遇到的这些具体的人们。而爱具体的人,意味着关注他们的生活细节、理解他们的情感世界,从而建立起更加深厚和真实的人际关系,去全身心地感知这个世界。
作为一名从豫北走出来的知名作家,乔叶将自己的创作之路与儿时接触到的“具体的人”相联系。她曾说,“我和我的文字靠他们的滋养而活,他们却对自己的施与一无所知。他们因不知而更质朴,我因所知而小幸福。”
4月13日,乔叶将在海汇港尚书房的见面会上分享更多爱人爱己的感知,和广大读者一起花点时间,爱身边的人。
统筹:梁冰
编辑:张晓璐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