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视频

据人民日报报道,去年4月以来,山西省纪委监委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其间发现,临汾市汾西县第二中学的餐费使用存在严重问题。

该校被截留、套取、挤占的食材费高达420多万元,占费用总额约40%。除此之外,还存在食材以次充好、菜品以素代荤等问题。调查发现,该校校长指定自己的亲弟弟供应食材,并让前同事做食堂负责人,从中套取餐费。

报道视频截图

正观视评:

420多万元的食材费,足以让学生餐品质提升多少个档次!学生的“盘中餐”,竟成了校长等人的“唐僧肉”,这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何等讽刺。校长面对镜头忏悔,再次印证了:权力如果不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那么人最终会把自己送进笼子。

该校的餐费管理存在明显漏洞:其一,学生消费不透明。学生每月一次性交餐费180元,吃多吃少都一样。由于实际花销与账面上的膳食费用存在差距,膳食资金就容易被截留。其二,私下约定供货商,而非由政府采购、统一招标,于是校长的亲弟弟成了“白手套”,食材费被虚列套取。

经过整改,该校的食堂餐焕然一新。饭菜丰富多样,学生吃多少花多少,还可以刷脸支付。食堂招了一些家长到后厨工作,用家长的话说,“孩子每天都能吃上我过手的饭菜,绝对放心”。

由此可见,只要有好的制度规范、严格的监督执行,让学生吃到阳光餐、放心餐绝非难事。难就难在,制度漏洞让人见钱眼开、忘记初心,监督不力纵容贪占、侵蚀教育。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陈若松
编辑:左海涛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