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晨光透过薄雾,洒在庄严肃穆的黄帝故里园区。寻根门前,文化方阵、岐黄方阵、台胞方阵、侨胞方阵、企业方阵、同拜方阵六大拜祖队伍如群星列阵,一共540位同胞,象征着华夏儿女来自五湖四海。3月31日9时30分许,拜祖嘉宾们整肃衣冠,佩戴黄帝丝巾,经寻根门、登系祖坛、上轩辕桥、过故里祠,缓步来到拜祖广场。
9时50分许,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典礼开始。
大典共有九项仪程,分别为:盛世礼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共拜始祖、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乐舞敬拜、祈福中华、天地人和。其中,引入了圣火采集、点燃与传递环节,象征着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生生不息,成为全场极具象征意义的亮点。大典现场肃穆的氛围和恢弘的气势,也让参加活动的拜祖嘉宾心潮澎湃。
大典的创新不仅在于仪式设计,更体现在科技赋能文化传承。“云拜祖”平台换新上线,拜祖场景首次实现了由竖屏变为横屏、从2D到3D的沉浸式跨越。网友们不仅可以滑动按钮环视整个拜祖广场,沉浸式体验现场神圣、庄重的氛围,还可以通过“智能路引”完成“云拜祖”敬献花篮等各项仪程。此外,“云拜祖”平台还借助AI技术,让黄帝故里园区的静态浮雕动了起来,更加鲜活地讲解黄帝故事;平台推出的小游戏“姓氏连连看”,让大家在游戏的互动中解锁“黄帝十二姓”,对中国的姓氏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文明源流的深层认同。
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以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创新表达,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广泛聚焦。央视多机位、多角度直播这次大典,将大典的每一处细节、每一份庄重都精准呈现在全国观众眼前;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权威媒体,也发布报道聚焦大典盛况。诸多网络大V也齐聚现场,他们凭借各自独特视角,融入这场文化盛会之中。他们不仅是大典的见证者,更成为黄帝文化传播的“扩音器”。
当文明的根系穿透土地、跨越海洋,文化的向心力便超越了地域界限。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以其完备的礼仪规制、庄重的恭拜氛围、厚重的文化内涵、周密的组织安排、同频的全球“共拜”、广泛的传播影响,成为全球华人世界具有影响力和标志性的重要文化名片。今年除继续在我国大湾区(香港)、台湾地区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举办“同拜黄帝”活动外,在东南亚新增了马来西亚作为同拜地,通过“文化仪式+在地表达”的模式,让身处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能跟随大典追寻文化根脉和故土深情。
慎终追远、恭拜先祖,是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主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三月三,拜轩辕”,肇始春秋,绵延至今。从实体空间到数字世界,从历史叙事到当代价值,这场以黄帝文化为纽带的盛典,既是对文明根脉的深情回望,亦是对时代命题的铿锵回应。守正创新的仪式设计、全球联动的传播策略、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响中谱写出文明传承的新范式。当圣火在轩辕殿前燃起,五千年的文明之光与民族复兴的愿景交相辉映,一个古老文明正以自信的姿态,向世界讲述“何以中国”的现代答案。
编辑: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