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赛迪创新百强区(2025)评价结果。金水区以蝉联全国第七位,全省第一的成绩再次上榜。
金水区为何能连续上榜并持续领跑?其创新“韧性”又从何而来?
从“土壤”到“气候”,金水区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环境
科技创新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关键引擎,好的创新生态,离不开肥沃的“土壤”和温润的“气候”。
2024年,金水区地区生产总值218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05.7 亿元,是全省首个迈进“两千亿俱乐部”的县(市)区,中部六省第二个突破2000亿元的城区。
为进一步打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早在2023年金水区就发布了《金水区扶持基金产业发展暂行办法》(又称“金水基金十条”),同时发布50亿元金水母基金,支持产业发展。
金水区积极引进金鸿泰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郑州创新中心,培育信大壹密河南省电子认证密码芯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评郑州市新型研发机构。同时,依托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嵩山实验室等,共建成国家移动安全大数据中心、国家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测评实验室、国家物联网安全通信模块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省、市级研发平台130家,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载体。
除了搭好“硬件”平台,在“软件”服务上,金水区也为科创主体提供全方位的呵护,为金水区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环境。
简化业务办理程序、优化科创资源服务……金水区不断优化涉企服务。围绕政策、法律、金融、人才、科创等服务,开通“专属窗口、专属服务”,实现“一个窗口流水线工作”0.5天可办结,让市场主体、办事群众真切感受政务服务速度;以“金水事·金质办”为抓手,积极开展“提前介入辅导、全程帮办代办、主动上门服务、量身定制政策”的服务模式,以多元服务提供高效审批服务效率;通过渠道协同联动,实行政务服务平台“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打造便捷高效规范的政务服务“总客服”,推动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高效化解。
创新要素不断聚集,创新成果持续增长
以环境之优,谋发展之势,铺高质量发展之路。
蜜雪冰城、UU跑腿、众诚科技……一家家企业在这里腾飞。
河南省信息安全产业示范基地、金科·智慧谷、郑州元宇宙产业园……一座座园区在这里拔地而起。
众诚科技新推出的DeepSeek一体化解决方案及国产化AI一体机,UU跑腿携手河南航投打造的河南首批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首飞成功等创新成果不断落地生根。
金水区不断激发全区科技创新活力,以“3+4+N”产业链群为引导,推进产业链集聚发展。在企业创新领域,通过持续构建“科技类—科技型—高新技术—专精特新”梯次培育体系,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计划,着力打造一批全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走上不败之路,过去十年间,我们公司得到了各级政府包括税收减免、人才交流、项目合作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为我们企业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后盾保障。”天筑科技董事长马正祥说,金水区创新氛围浓厚,非常适合企业发展。目前,天筑科技已被评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河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
截至2024年年底,金水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35万余户,各类新增市场主体设立登记5.3万余户,是中部六省首个市场主体超过30万家的县(市)区。拥有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0家、高新技术企业721家、科技型企业2788家、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578家、各类孵化载体65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7.8件、技术合同交易额139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41%。
做好“引、留、用”,实现人才与区域的双向奔赴
人才优势是金水区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据了解,金水区拥有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大中专院校32所,在校生9.1万人,丰富的高校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除了自带优势,金水区还出台了一系列的人才招引政策。为了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下、住得安,金水区不断加强人才发展环境的顶层设计,建设人才服务中心,筹建人才公寓,为人才提供暖心服务,进一步优化人才政务、就医绿色通道,保障特殊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定制“金标准”人才专属金融贷款服务,为人才创新创业注入了金融源头活水;此外,在交通出行、消费优惠等方面金水区也探索更多“金标准”人才服务,吸引更多人才集聚金水。
“从上海毕业回来我就没再想过出去了,除了离家近,在这里,生活、就医、购物等都非常便利。”老家许昌的刘新源,2021年大学毕业就从上海回到郑州,在金水区从事软件信息工作,现在已在金水区买房、工作成了这里的一员,说起自己的选择,他说从来不后悔当时的决定。
此外,金水区还瞄准高精尖人才引进。2024年,金水区引进顶尖人才1人,为国际谷物科技协会研究院院士卞科;领军人才4人,分别为雷洪钧、Ragina Naidu、Shujiang Wang、朱恺真;青年人才23249人,为人才高地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
截至目前,金水区累计入选郑州市高层次人才101人,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142人,创新创业团队项目15个,入选优秀企业家领航计划57人,引进青年人才7.53万人,“金标准”人才20.7万人,各类人才数量稳居全市前列。
金水区持续上榜赛迪各项榜单,不仅是数字跃升,更是中国城区从“拼政策”到“拼生态”转型的缩影,唯有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创新共同体,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向未来,金水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答案或许藏在今日每一寸创新土壤的深耕中。
记者 王翠 鲁慧
统筹:赵青
编辑: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