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3日,由河南省文化馆主办的《河山 | 黄河太行的时空对话——李英杰、高辉摄影作品联展》在郑东新区CBD河南省文化馆二楼展厅开展。
黄河,中华的母亲河,奔腾不息!太行山,华夏的脊梁,巍峨耸立。展览以黄河与太行山这两大中华文明地理符号为脉络,通过中国摄影金像奖得主李英杰、高辉两位艺术家的镜头,展开一场自然与人文、具象与抽象、历史与当下的多维对话,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当代摄影艺术的视觉盛宴。展览汇集两位摄影家近三十年的创作精华。
李英杰《黄河纪》(山上牧羊。青海省海南州 2024.09)
李英杰《黄河纪》(晋陕大峡谷。山西忻州市 2023.09)
李英杰《黄河纪》(藏族女人搬运燕麦秸秆梱,准备装车,搬运一梱2元钱。青海海南州 2018.09)
李英杰的《黄河纪》以十五年田野调查为基底,三次徒步黄河全程,用六万余幅影像构建起一部"活着的民族史书"。本次展出的《黄河景》与《黄河人》两大篇章,既见九曲黄河的雄浑壮阔,又见沿岸生民的生存智慧——沙漠绿洲间的农耕祭祀、悬河长滩上的筑桥安葬,每一帧都是"景语皆情语"的文明注脚。其《太极三部曲》终章《河洛象》,更以摄影对话河图洛书,将太极哲思升华为宇宙图景,在光影间续写华夏文明的当代密码。
高辉《太行》之一
高辉《太行》之二
高辉《太行》之三
高辉的《太行》系列则开创了航拍艺术的先声。21世纪初,他在零下二十度的直升机舱门外,以超低空视角捕捉雪后太行的苍茫神性。作品通过海拔1500米的俯瞰重构空间维度,山体褶皱与人类痕迹形成哲学张力,凝练的色调将巍峨山脉化作"水墨太行",暗合"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而《无形》系列以微观抽象叩问存在本质,黄河沙脊的流动轨迹被慢门凝固为"大地的褶皱",滩涂泥沙在超广角镜头下幻化几何诗篇,于有形无形间探寻天地大美。
高辉《无形》之一
高辉《无形》之二
高辉《无形》之三
策展人指出:这场展览是河南摄影家的双峰并峙,摄影镜头中的山河史诗。李英杰以民族志的厚重描摹黄河文明肌理,高辉则用哲学的空灵解构太行精神符号。当《黄河景》的奔腾浪涛遇见《太行》的静穆山脊,当《太极》的流动轨迹交织《无形》的沙痕纹路,两种视觉语言恰似黄钟大吕与清商雅韵的共鸣,既是纪实与抽象的辩证,更是东方视觉观的创新实践,共同谱写了跨越时空的影像交响。

李英杰《太极三部曲第三部河洛象》
展览信息
主办单位:河南省文化馆
策展人:芦山
视觉设计:樊响
开展时间:2025年4月3日
展览地点:郑州市郑东新区CBD1号河南省文化馆2楼展厅
(来源 豫览影像微信公众号)
统筹:梁冰
编辑:许怡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