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数字贸易产业集聚区项目、深创高温超导带材生产基地项目、中珹有限公司中珹商业综合体项目、郑州绘影巡音实业有限公司短剧影视基地项目……3月28日上午,二七区以“美好二七、春潮涌动、共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招商引资推介暨一季度集中签约活动举行,百余家企业齐聚一堂,洽谈合作,共谋发展。
项目签约,点燃增长引擎
现场,来自现代商贸、医疗大健康、文旅文创等领域的100余位企业出席活动,37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220.61亿元,涵盖新材料、平台经济、现代商贸、医疗大健康、文旅文创等多个领域。二七区委主要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此次集中签约的项目高度契合二七产业发展方向,必将为二七转型发展注入更多动力、提供更强支撑。”
据了解,近年来,二七区聚焦“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美好二七”总目标,实施高成长服务业和低碳科技型工业“双轮驱动”,深化“三区三轴”产业布局,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实施抢占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区产业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布局更加合理、方向更加清晰。会上,二七区着重阐释了二七区独具的“四大优势”,为企业投资吃下“定心丸”。
四大优势,赋能产业发展
区位资源优势明显。二七区铁路、高速、火车站、客运中心纵横交错,以及20多家铁路关联企业、一批现代物流载体平台,与现代制造、商贸流通联动协作发展。特别是作为高质量发展主战场的二七经开区集聚新大方装备制造、名扬窗饰、花花牛乳业、康师傅食品等知名企业,先后荣获河南省开发区建设“金星奖”、河南最具竞争力“百亿产业集群”。
“乐业”工程高台起势。谋划“三区三轴”产业空间布局,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实践,医疗健康产业能级跃升,整合8家三级医院、726家医疗服务机构,4家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128家省市级医学重点实验室,以及31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410家销售企业,大力实施医学、医疗、医药、医美、医养、医心“六医工程”,预计2025年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达到420亿元。电子商务产业蓬勃发展,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58家、省级以上创新引领平台135家、各级创新创业载体21家,其中,致欧科技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成为全省第一家本土跨境电商上市企业,实现郑州独角兽企业零的突破。科技创新产业蒸蒸日上,探索成立“数据科技集团”,积极招引布局医药、商贸、古玩、文化、知识产权等各类交易平台,用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此外,辖区拥有15家科研院所、14所大专院校,24家省部级和104家市厅级医学重点实验室、662家市级科技型企业等科创资源,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3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58家,创建各级创新创业载体21家。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24%。
“安居”工程成效显著。推进回迁安置、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加快建设10个小微企业园,谋划运作鸿鹄科技产业园等30个产业园项目,加快推进鼎盛大道科创产业带等片区更新项目,以及杉杉奥莱周边商业环境提升等项目。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坚持“以情感人、以德招商、服务至上”,用心用情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精准深度的优质服务。2023年以来,新签约项目76个、签约总额725.63亿元,为推动二七换道转型、未来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政企同心,共绘发展新蓝图
作为二七区招商的核心力量,二七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专项推介环节中,围绕片区发展规划与重点产业园区展开详细介绍;二七投控公司就中部数字科创城、中原新能源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总部经济规划建设、产业基金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土地保障是项目落地的前提,二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就二七区存量土地资源进行了推介。
“我们十分期待与在座的企业家朋友们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并通过你们,同更多优质企业共谋发展、开拓新局。”二七区委主要负责人在现场向企业家们郑重作出“三个承诺”,释放二七满满诚意。
一是着力提供更全面的要素保障,体现“二七速度”。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深化政银企沟通渠道,倾听企业诉求、全力解决现实困难;筹备设立30亿元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从企业落户、用房、用地、用人等方面给予企业更大力度的支持,以更大的诚意欢迎企业家来二七投资兴业。
二是着力提供更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现“二七温度”。以全方位服务保障为切入点,实施“一把手”领办、帮办、陪办等措施,持续深化“放管服”政务服务改革,打造更多“人工智能+政务服务”应用场景,健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制度机制,让市场主体在二七感受到更多“暖流”。
三是着力提供更公平的法治环境,体现“二七力度”。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攻坚行动,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让企业在二七发展更放心、更舒心、更安心。
记者 刘伟平 景静 朱翔宇 通讯员 杨坤/图
编辑:王洋
统筹:张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