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段时间,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成为不少人周末出游、假期旅行的首选打卡地。为了更好满足观众参观需求,陕西、四川多地博物馆取消周一闭馆,全年无休,按照“早开门、晚关门”的原则延长开放时间。

“周一闭馆”是全国博物馆的惯例。至于为什么是周一?这主要基于周末客流量的考虑,文物和工作人员都得“休整”一下。文物维护、后勤检修、技术调试、人员调休等,通常都会在闭馆日这天进行,虽然大门紧闭,内部却没有完全“打烊”。

然而近几年,公众文化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博物馆“预约难”“参观难”等问题愈发突出。闭馆日在无形中,成为阻碍游览博物馆的一道门槛。因此,延长开放时间逐渐形成一种趋势。

从寒暑假或重大节日期间不闭馆,到淮安市博物馆首度永久取消闭馆日,再到多地博物馆官宣全年无休,可见公共文化服务意识的觉醒,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点到面。下一步,能否全面永久取消博物馆闭馆日?这虽然是未知数,但乐见各地博物馆积极思考和探索,从被动候客到主动迎客、从管理本位到以人为本、从资源封闭到资源共享,以一种更开放、更亲近的姿态拥抱公众。

需要指出的是,如何“卷”服务没有唯一答案;博物馆是否取消闭馆日,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决定。毕竟,全天候开放的背后,需要政府更大的投资,需要工作人员的付出,这些难处应该被看到、被理解。永久性取消闭馆日未必适合所有博物馆。其他模式,如云逛馆、夜游夜玩、特别开放日等,同样值得探索和实践。

如何创新服务形式、丰富展览内容,为游客带来更多优质的文化体验,无疑是博物馆需要深思熟虑的课题。如果不设闭馆日,则需设立一系列应对措施,如加强文物保护、合理安排人员轮休、提升智慧服务水平等,综合考虑、妥善处理,以“破冰”为新起点,带动公众热情和善意,带活市场需求和消费。

期待更多博物馆能不断提升公共文化配套服务,紧密对接公众实际需求,让“博物馆热”一直火热下去。当然,也希望广大游客文明观展,为“不打烊”的博物馆创造条件并提供支持,来一场双向奔赴。“文化殿堂”不再触手可及。(正观评论员 韩静)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陈若松
编辑:任思凝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