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去年郑州市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万辆

达到112万辆 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2月12日,记者从郑州市工信局了解到,去年,郑州市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万辆,达到112万辆,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汽车产业是郑州市确定的战略支撑产业之一,汽车产量占全省的80%以上。全市拥有宇通客车、东风日产郑州工厂、郑州日产、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海马汽车、少林客车、比亚迪等7家整车企业,已形成了客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三大整车生产格局,涵盖了客车、皮卡、SUV、MPV、轿车、轻卡、中重卡车等系列化的产品体系。

郑州日产中牟工厂车间

近日,宇通首辆26米纯电动双铰接公交车成功下线,标志着宇通在特大型纯电动公交车领域取得新突破,更印证着宇通新能源商用车在高精尖细分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制造能力。26米纯电动双铰接公交车是宇通在纯电动客车技术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采用了最新的电池技术和电机技术,具有续航里程长、充电时间短、噪音低、污染少等特点。同时,车辆还配备了先进的驾驶员辅助系统,大大提升了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并辅以轻量化结构设计及电机直驱系统等,能量传递效率更高,运营成本更低。

据悉,郑州比亚迪2024年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达54.5万辆,同比增长169.8%。郑州比亚迪作为比亚迪目前连片面积最大的整车基地,布局郑州航空港的生产基地生产线自动化率高达98%,30秒就能下线一个动力电池电芯,不到一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新能源车。

郑州比亚迪整车生产基地

今后,随着其他车型更多安排在郑州基地生产,郑州在比亚迪智能化战略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春节刚过,比亚迪就开启了人数达2万人的大规模招工,为今年扩产能筹备人力。

2024年,郑州航空港先后开工建设了比亚迪扩产、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零部件、比亚迪全球模具中心和全球零部件制造中心等项目。以郑州比亚迪为龙头,郑州航空港规划了31.4平方公里郑州航空港汽车城,加快推进汽车零部件、汽车后市场、生活商业配套建设,加速构建汽车全产业链生态圈,已经成为河南汽车产业生产制造的“主阵地”。

今年,郑州航空港将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全面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聚焦新能源整车、核心零部件、汽车后市场一体化发展,服务比亚迪项目扩大产能,加快富士康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埃顿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开展“超级环线”国际汽车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打造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城。

记者从市工信局了解到,去年,我市工业支撑引领作用达到新高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工业投资在前两年基数和增速“双高”的基础上增长6.6%。产业链群建设实现新突破,制造业转型取得新成效,工业经济发展再聚新动能。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3.7%、10.4%、10.1%。

记者 徐刚领/文 李新华 马健/图

来源:郑州日报


编辑:刘婷婷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