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登封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这封感谢信来自登封市君召乡李庄村村委会,信中写道:“张新敏同志不是第一书记,却为我们村做了许多件善事。他离开村里扶贫工作后仍不忘乡亲,多次回村走‘亲戚’送温暖,这份恩情,我们村里永远记着!”

这封朴实的感谢信,揭开了一段跨越十年的扶贫亲情。

归乡探“亲” 一袋米两代情

1月19日清晨,寒风裹着细雪。登封市君召乡李庄村的土路上,一辆货车缓缓驶入村委会。登封市市场监督局干部张新敏和七若滋食品公司负责人李杰跳下车,后车厢里满载米面油和文具。这是张新敏在2016年驻村扶贫后再次返回乡村探望乡亲们。

到村后,张新敏一行先去了王大娘家。张新敏快步上前,握住老人的手,亲切地说:“大娘,过年了,我们来看您。”老人双眼泛起泪光,嘴唇颤抖:“张同志,你走了这么久还惦记着我们,这情咋报答啊!”张新敏眼眶微红,轻拍老人手背,安慰道:“您别这么说,您过得好就是对我最大的报答。最近身体咋样?有困难尽管说。”

告别王大娘后,张新敏和李杰等人又匆匆赶往下一家。一路上,李杰感慨万千,对张新敏说道:“张大哥,今天跟着您走这一趟,我才真切感受到您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以前总觉得做公益就是送些物资,现在才明白,这背后的干群亲情联结才是最珍贵的。”张新敏笑了笑,回应道:“这些乡亲们太不容易了,咱们能帮一点是一点。”

往昔岁月 步履铿锵

望着眼前的李庄村,张新敏的思绪飘回到2016年3月。那时,李庄村贫困落后,产业匮乏,村民生活艰难。

初到村子,张新敏五味杂陈,使命感油然而生。虽只是普通扶贫干部,他却热情坚定,2016年把微薄的下乡补助全捐给村里。中秋前夕,他四处奔走,联系到郑州陶老大食品公司,为贫困户争取到月饼捐赠。村民接过月饼时灿烂的笑容,让他觉得一切付出都值了。

2017年春节格外寒冷,孩子们衣着单薄,张新敏心急如焚,四处筹集资金,在清华园学校的帮助下购置棉衣,亲手为孩子们穿上,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让他倍感温暖。

在李庄村的两年半,张新敏走遍每个角落。他和村民一起下田,教科学种植方法;为孩子教育联系爱心人士捐赠书籍和棉衣。

走出村时,暮色渐沉,张新敏站在村口的老杨树下,望着远处升起的炊烟。十年前种下的树苗已亭亭如盖,枝叶在寒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细数这些年悄然生长的故事。村民们家家户户贴上了新窗花,孩子们的书包换了一茬又一茬……

记者 袁建龙 文/图


统筹:张改华
编辑:李佳露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