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男子砸陌生人车窗取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救父亲的消息引发关注。车主发帖称自己车窗被砸,AED被拿走救人,并表示不会追究对方责任。记者在车主的社交媒体账号看到,相关视频已经删除。车主表示,事情已和解解决。(2月9日红星新闻)

据报道,该车主因家人曾被救助过,所以买了台AED放在车上,标明可远程打开车门,紧急情况可破窗使用,并配有联系电话。事发时,男子救父心切,打不通车主电话,情急之下只得破窗。事后主动与车主取得联系,表示愿意承担损失。车主表示理解,不会追究对方责任。

整起事件,让人感到无比温馨。虽然AED价格不便宜,并造成了经济损失,但这种大格局与大爱弥足珍贵。社会需要更多好人好事,以善意赢得善意的回响,让爱无限传递。

在AED降价购置门槛低的同时,公众行善事的积极性应得到充分激励,没有后顾之忧。一方面,尽管事件不涉及侵权责任,但对车主应予以适当补偿。无论是使用者赔付还是政府部门奖励,不能让善行者自行承担损失。这不仅是其应得的,也能使其他人免除后顾之忧,让善行被更广泛传播继而影响更多善意。

另一方面,推广移动AED,需要政府、协会牵头发力。近年来,虽然AED的普及度明显提高,但在车辆内配置AED还比较陌生。许多城市面临缺少统一查询平台、车辆管理相对混乱等情况。如何实现信息共享和保护,亟待解决。

例如,公交车、出租车、高铁等交通工具应率先配置AED;技术上联系高德、百度等地图来实现位置共享;推动车企特别是新能源企业将AED作为标配放置在车内;简化AED取用流程和方式等,AED配置既要显眼,方便公众寻找取用,同时也要扩大覆盖面,惠及更多患者。

无论如何,多一些急救设施的配备,多一些热心肠的人,多一些人性化的思考,生命就能多一份保障,生活就能多一分美好,社会就能多一股暖流。解决了后顾之忧,才能有更多的爱心使者一马当先、一往无前。(正观评论员 韩静)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陈若松
编辑:任思凝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