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据灯塔专业版平台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突破50亿元;截至发稿,已超过《哪吒之魔童降世》所创造的50.35亿元票房。目前,该影片已进入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三。

有意思的是,记者注意到,在电影持续火爆的同时,在网购平台上,由FunCrazy和《哪吒之魔童闹海》共同打造的官方正版手办众筹项目筹集资金正在一路狂飙,其众筹目标金额为10万元,但截至发稿已达到1207万元,完成率达到12070%。

《哪吒之魔童闹海》手办众筹

而另一方面,《哪吒之魔童闹海》与泡泡玛特联名推出的盲盒系列同样火爆,69元的热门盲盒在二手市场卖到95元。

事实上,电影手办、周边等衍生品的火爆早已不是个别现象,《哪吒1》《流浪地球2》《大圣归来》《白蛇2:青蛇劫起》等电影的衍生品都曾备受市场追捧,国内电影衍生产品市场规模正持续攀升。

官方手办众筹超目标金额120倍

“这次的手办太帅了,很难不冲啊!”00后陈彦希是一个资深的“吃谷达人”,自从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后,就喜欢上了这一动画IP,购买了很多电影周边,此次第一时间看了《哪吒之魔童闹海》后,迅速开始收集购买新的周边,而官方正版手办让她“一见钟情”。

陈彦希表示,看完电影“被狠狠热血到了”,本次的官方手办涵盖了热门角色,特别喜欢少年哪吒和敖光,“真是太帅了,直接入了大全套”。

《哪吒之魔童闹海》手办众筹

近期,在社交平台上,有着大量和陈彦希一样的用户,每天都在分享着对手办的期待和推荐。

记者了解到,该联名手办于1月29日中午12点开启众筹项目,众筹项目设定的目标金额为10万元,推出了哪吒、敖丙、敖光等七款手办,手办单体众筹价在198元到468元不等,手办套装价格最低488元,大全套1688元。当前众筹售价为368元的敖光单体手办销售最为火爆,已有6400余人支持购买。

《哪吒之魔童闹海》手办众筹

整体来看,截至发稿,该项目现已众筹资金1207万元,成交数为28631单,项目剩余时间还有24日,项目众筹完成率已高达12070%,且还在持续增长当中。此外,还有不少网友在评论区提出自己对手办细节的建议,以及增加申公豹、敖闫等其他电影角色。

对于《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手办的火爆,不少网友也将其称为“新年‘谷圈’第一爆”。除了众筹手办,由FunCrazy联动电影官方出品的35元角色亚克力色纸同样火热,该亚克力色纸当前在电商平台上人气指数10万以上,已售出上万件商品,是FunCrazy店铺热销第一名。

隐藏款盲盒二手市场溢价430元

除了手办和周边外,《哪吒之魔童闹海》与泡泡玛特的联名盲盒也大受欢迎。目前,线上《哪吒之魔童闹海》天生羁绊系列盲盒“抽盒”显示商品已售罄,发货日期预计要到4月20日之后。

记者在二手平台上搜索发现,相关盲盒产品已经出现溢价,以“谷子”交易二手平台千岛数据为例,原价69元一抽的盲盒溢价到80元上下,其中一些热门款式、隐藏款式价格更高,“牵手哪吒”与“牵手敖丙”溢价近一倍,隐藏款“敖丙版哪吒”则叫价超300元。而在另一二手交易平台,多款盲盒产品均出现溢价,其中“牵手哪吒”“牵手敖丙”卖到95元,而隐藏款“敖丙版哪吒”有卖家叫价499元。

二手市场的手办

值得一提的是,《哪吒之魔童闹海》周边的火爆并不是个例。

此前,《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官方授权手办众筹项目,仅3小时销售额就突破百万;《流浪地球1》曾创下国产电影衍生品众筹最高纪录,其预售总额达到了1452万元;《流浪地球2》官方周边产品授权商众筹项目累计筹款破1亿元;《白蛇2:青蛇劫起》正版授权周边衍生品众筹活动用时15天,众筹达成率9042.71%;《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推出电影衍生品首日,销售收入就突破了1180万元。

《流浪地球2》周边众筹项目

国内电影周边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5日13时29分,2025年春节档上映新片(含春节档结束后)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100亿。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80%以上的电影收入源于票房和植入式广告,影视衍生品的收入低于10%。而在美国,票房收入只占电影总收入的30%左右,其余来自电影衍生品授权和主题公园等版权运营。

毫无疑问,就庞大的电影市场而言,中国电影衍生品市场潜力巨大。但与国外的成熟发展模式相比,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电影IP衍生品开发及授权产业的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态势。

“中国电影衍生产业市场空间巨大,未来或将催生千亿级别市场。”天使投资人郭涛对记者表示,不过,当前国产电影衍生品市场仍存在消费习惯有待养成、衍生品产业链不成熟、产业研发和推广专业人才匮乏等诸多的问题。有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我国电影产业来看,电影周边等衍生品的生产制作基本还处于电影发行后,电影片方更多关注票房成绩,电影大火之后才会考虑周边产品链。“背后原因主要还是国内IP周边产业链发展不成熟,电影团队和品牌方对衍生品不够重视。”

“从经济逻辑上来看,电影衍生品属于粉丝经济,周边大卖也是一种长尾效应。”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电影衍生品确实是一门好生意,但IP本身要常做常新,电影IP的质量一定要过关。并且要打出自己的差异化,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作者 马梦飞 来源 封面新闻)


统筹:梁冰
编辑:许怡童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