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蛇年春节假期,二七区通过在各大景区、商业街区、创意园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商旅特色活动,推出一系列文旅惠民举措,丰富群众假日文化生活,拓展文旅消费场景,持续聚集人气流量,释放旅游消费活力。据统计,春节假日期间,二七区共接待游客218.47万人次,较2024年同比增长317.64%;实现旅游总收入10049.94万元,较2024年同比增长238.91%,创历史新高。

打造非遗盛宴 感受传统文化

去年刚刚被评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的中铁·泰和里,以“非遗里的中国年”为主题,引入了10余项精彩纷呈的非遗文化活动。沉浸式演艺剧目《福满泰和·巳巳如意》和《唐宋风韵·梦华春禧》,营造出非遗与不同时代融合的中原新春盛宴,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驻足观看。此外,来自陕西各地的特色农产品和小吃也走进了“唐市宋街”的非遗市集,大枣小米、木耳锅巴、面皮挂面、稠酒甑糕等琳琅满目的产品为新年餐桌增添了别样风味。市集中还有猜灯谜、捏糖人、剪纸、糖画等文化体验活动,让人们在浓浓的年味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大年初一,樱桃沟景区的汲古瞻园艺术馆开启了一场沉浸式体验非遗的新春之旅。非遗制香、宋代点茶、人文花道、中州古乐等几十项国家、省、市级非遗瑰宝集中展示,让群众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为吸引更多年轻人,今年春节汲古瞻园艺术馆首次上线了沉浸式文博剧本游,利用AI科技+实景互动的模式,探索古建隐藏奥秘,体验古人雅致生活,感受古景与现代AI科技的奇幻融合。

夜晚的贾鲁水镇流光溢彩,人流如织。随处可见高高挂起的灯笼和各种造型的灯饰,璀璨的灯光与仿古建筑交相辉映,市民纷至沓来,打卡拍照;美轮美奂的胡旋舞《天女散花》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游园会装扮得很有特色,年味十足!我们专程过来看灯展、水舞表演和烟花秀,还有唐宫小姐姐们翩翩起舞,太棒了!”从外地来郑过年的游客张先生对这里古朴的建筑装饰和浓浓的新春氛围赞不绝口。

丰富业态场景 满足多样需求

由老厂房升级改造并全新亮相的二七米房休闲街区内,灯笼、彩灯、年画将红砖房与时尚建筑装点得年味十足,民俗、摇滚、市集、非遗等元素“齐聚一堂”。市民游客们在这里品尝非遗美食,邂逅传统风味;体验非遗手作,感受古老技艺的温度;参与书法祈福,以笔墨传递新春祝福。形态各异的“蛇元素”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我很喜欢有‘文化味’‘文艺气’的手工小摆件,来这里可以挑选到各种民俗好物,顺便给亲朋好友也带回去一份。”市民王女士边挑选边向记者展示。

今年是迪空间开业后迎来的首个春节,一场集新能源汽车科普、美食盛宴、非遗文化展示、精彩表演及互动游戏于一体的首届年货节,为市民呈现了充满年味的“文旅大餐”。广场上50多个摊位的市集汇聚了来自各地的美食小吃,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现场展示刺绣、木雕等非遗技艺,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除此之外,为孩子们打造的空气动力秀、物理力学秀、奇幻泡泡秀、化学实验秀,也吸引了众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体验。

创新跨界融合 激活消费动能

新春伊始,二七商圈沉浸在一片喜庆的年味之中。亚细亚卓悦城及周边的万象城、无限城购物中心举办了各种民俗文化展示与促销活动,辐射带动相关业态消费。正月初一,亚细亚商场门口的醒狮表演在激昂的锣鼓声中闪亮登场,采青环节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当日,亚细亚卓悦城迎来3.3万客流,营业额达106万元,为新的一年赢得开门红。

二七万达广场,一系列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融合的精彩活动轮番上演。活力四射的非遗醒狮表演,为观众送去新春祝福;非遗鱼龙舞,似蛟龙出海,寓意吉祥;非遗鱼灯巡游,将梦幻鱼灯穿梭于人群中,营造梦幻氛围;非遗京剧·刀马旦,演员以精湛技艺演绎经典花枪表演,举手投足尽显国粹魅力。值得一提的是,宋潮食间主题街区也给消费者带来新春主题节目——宋风古韵·新春舞蹈秀,重现宋代雅致风情,感受传统美学魅力,提升文旅消费体验。

记者 刘伟平 朱翔宇 通讯员 段黎黎 文/图


统筹:张改华
编辑:王洋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