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男生花700买101小时硬座回家后续”冲上热搜,引发热议。该话题内容来自近日一男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连发的多条视频,讲述其“花700元买101小时硬座从佳木斯到喀什”的经历。视频文案写道,妈妈给了3000元买机票,我花700元买了101小时的硬座,净赚2300元。最新一期视频的文案显示,自己到家就生病了,输液花了673元,割痔疮花了5296.5元。

由于夸张的表情,以及前后的反转,这一组视频吸引不少人观看,其中最受关注的一条获得近百万点赞。随后,有媒体根据视频内容做了报道,并建起多个相关话题,有的还冲上热搜高位。留言区则有众多网友参与讨论类似经历,甚至还有衍生的“微调查”:你坐火车最多坐过多久……

看起来,这似乎是一则有趣且能引起人们高度共情的社会新闻。然而,事实上呢?该男生发布的这组系列短视频,均标有“剧情演绎 仅供娱乐”,视频下方亦有这样的作者声明。可见,这只不过是一场演绎,背后是明显的剧本策划。但就是这样的“虚构情节”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巨大的流量,其中被消耗的公共资源,被消费的公众感情,显得既荒诞又让人唏嘘。

何以如此?冲垮真假界限的,主要还是流量冲动。

春运背景、长途硬座、大学生花式省钱,都切中当下“热点”,极易引发共鸣。无论是视频博主、平台、报道和建话题的媒体,以及跟进讨论的账号,在这场“假戏真唱”中,似乎都嗅到了流量的味道,试图在“泼天流量”中分一杯羹。

要追问的是,造成这一场“假新闻”流量狂欢的,究竟是谁之责?

从源头上看,视频博主虽做了“剧情演绎”的声明,但由于视频场景“过于真实”,不仅火车站、火车内等场景是真实的,病房也是真实的,还包括“记录”等文案,都可以表明博主其实是在有意无意地营造真实。而越是追求“真实”,在传播中,对于不同受众而言,就越容易模糊了真假界限。

当然,让这起事件由“演绎”变成“新闻”的,主要在于传播环节,其中包括建立话题、跟进话题、蹭热点衍生的媒体和平台。事情的真伪不难判断,即便未看到声明,核实也是必要之举,这与严肃新闻中对信息交叉求证应是同等要求。对此,不仅首发媒体应该对真实性负责,跟进、衍生此话题的媒体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样脱不了干系。

流量不是无形的,注意力经济背景下,对个人来说,它是人气,是收益,是可能的“一夜暴富”;对平台和媒体而言,它是生命线和KPI,在争先恐后的热情和压力之下,流量冲动往往容易导致“新黄色新闻”泛滥。可真实,是所有新闻及话题的基石,是不能跌破的底线。

事实上,类似的案例并不鲜见。在短视频时代,要避免在流量冲动下饥不择食,守住新闻传播的底线,类似教训就不可轻轻揭过。就像《皇帝的新装》故事中的那个小孩,无论假戏被唱到多大的声量,真相总会“虽迟但到”,让对新装的讨论陷入荒诞,而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必要反思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真实”。 

(原题为《“坐101小时硬座回家”上热搜,别让流量冲垮真假界限》 来源 红星新闻)


统筹:陈若松
编辑:任思凝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