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金融、商业、旅游于一体的北龙湖金融岛,吸引了很多市民来这里游玩打卡。正观新闻记者 李新华 摄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推动民生持续改善……2025河南两会正在进行中,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诸多发展“关键词”,对全省发展进行了科学谋划,也为郑州未来绘就目标明晰的发展蓝图。

站在新起点,迎向新发展,郑州将进一步担当好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责任,砥砺奋进、乘势而上,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郑州篇章,为全省大局作出新贡献。

关键词【创新发展】

【郑州实践】

创新发展已成为郑州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最强音。2024年,郑州深入推进省科学院、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三合一”融合发展,累计落地科研大院大所8家、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8个;省实验室数量增至18家,占全省66.7%;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达14家、国家级创新平台达63家。“中原之光”超短超强激光平台主体完工,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工程加速推进,环大科学装置创新生态圈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成势。科技型企业评价入库累计超过1.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800多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增至486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至1129家,创新主体活力迸发。

新的一年,郑州将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进一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奋力打造创新型城市。将加快中原科技城“三合一”融合发展,力争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科学中心;围绕全省“7+28+N”产业链群和郑州市20条重点产业链布局,打造科教产一体化创新集聚区,将力争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以上,入库国家科技型企业7000家以上;积极引育一流创新人才,力争全年引进培育创新创业团队50个,支持优秀青年人才项目60个以上;强化政府主导的科技创新组织服务,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加速金融要素向创新集聚,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成型成势。

关键词【现代产业体系】

【郑州实践】

过去的一年,郑州市坚持梳链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工作导向,重点开展超硬材料等20条产业链培育壮大工作,全力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力引擎。

汽车消费是折射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之一,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郑州新能源汽车发展硕果累累。去年1~11月,全市新能源汽车实际下线52.9万辆、增速112.9%,带动全市汽车产量历史性突破百万大关。

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产业规模超7000亿元,超聚变国产化服务器市场份额全国第一。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500亿元,集成电路、锂电池、充电桩、太阳能电池、服务器产量,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均有大幅增长,产业体系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持续提升。

新的一年,郑州计划围绕20条重点产业链,做强龙头、做长链条、做优集群,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将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积极布局氢能储能、量子科技、数字孪生、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新赛道,积极推进创建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深入实施“智改数转网联”行动,发挥5.5G覆盖优势,为低空经济发展和智能服务提供坚实技术保障,进一步推动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尽快建成国家级数据交易场所。同时,加快构建“政府+企业+专业机构”招商新模式,做大做强基金招商。

关键词【对外开放】

【郑州实践】

作为中原文化的发源地,郑州这座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随着我市制度型开放不断深化,过境免签政策获批并延长至240小时,去年1~11月,郑州口岸入境外籍旅客、港澳台旅客人数同比增长300%。

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广,中国邮政航空枢纽项目开工建设,新开郑州至法国巴黎、荷兰阿姆斯特丹等货运航线19条,单日保障全货机航班近90架次、年货邮吞吐量突破80万吨,创历史新高。陆上丝绸之路越跑越快,中欧班列新增柬埔寨金边等5个直达站点,去年前11个月开行3363班次标准列、增长18.2%。海上丝绸之路越来越通达,铁海联运完成超6万标箱、增长50%以上。网上丝绸之路越来越便捷,跨境电商交易额持续增长。

新的一年,郑州将坚持以制度型开放引领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积极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巩固提升开放通道优势,加快打造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内陆开放新高地。将巩固发展郑州—卢森堡“双枢纽”建设成果,推进郑州—吉隆坡“双枢纽”建设,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不断扩大郑州跨境电商影响力,高水平建设RCEP示范区,放大“2+2+9”开放口岸体系优势,构建全流程、全业态、全天候、快速化大通关服务模式,不断培育外贸新的增长点,持续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郑州要“擦亮”城市品牌,坚持保护优先、创意引领、科技赋能、项目支撑、跨界融合,推进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围绕擦亮“文化郑、年轻郑、国际郑、科技郑、服务郑”形象,办好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重大文化活动,持续提升“少林功夫、天下黄河、黄帝故里、漫步商都、幻乐之城”等IP,做强“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效应;高效实施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建好“一站式”入境服务通道,提升入境游服务水平和吸引力。

关键词【经济发展】

【郑州实践】

过去的一年,郑州锚定“两个确保”,全面深化“三标”活动,持续实施“十大战略”行动和“十大建设”工程,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好中向新,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全市经济呈现出高于全国、高于全省、对全省经济贡献率持续提升的“两高一升”新气象,较好地扛起了经济大市勇挑大梁的政治责任。

新的一年,郑州将着力突出优环境、稳预期,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让营商环境成为最大的现实生产力,让市场主体感受到更多“暖流”“暖意”;突出扩内需、优供给,锻长板补短板扬优势,以高质量供给创造高水平需求;突出抢政策、抓机遇,积极争取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把政策热度和发展机遇转化为落实力度和发展成效;突出强改革、转动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突出保民生、防风险,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

郑州将培育壮大枢纽经济,围绕“功能强大、辐射广泛、多式联运、外联内畅的国际化、现代化、综合性交通枢纽”的目标,统筹推进实施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加快推动国际邮件枢纽口岸建设,积极引进基地货运航空公司,实现与全球前20货运枢纽机场通航全覆盖,加快推动贾鲁河郑州港(中心港区)落地实施,进一步强化郑州铁路枢纽集疏能力;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主体,大力发展临空、临港和通道经济,壮大枢纽偏好型产业,打造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

关键词【改善民生】

【郑州实践】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去年,我市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持续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新增养老托老床位6012张,完成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3014户,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0所。坚持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应收尽收”,新投用中小学15所、高中3所,新增学位4.25万个,新增城镇就业13.1万人。成功获批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帮扶和困难群众纳入医保全覆盖。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901个。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全面推进美丽郑州建设。持续加强生态保护治理,新建城市绿地320万平方米,建成公园游园35个。截至去年12月21日,全市优良天数225天,并保持增长势头,城市环境品质显著提升。

新的一年,郑州将继续兜牢兜准民生底线,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发挥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作用,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比例提高到95%以上,不断增强城市的活力和生命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住房需求和对更高品质的期望;推进美丽郑州建设,确保黄河干流断面和南水北调总干渠(郑州段)稳定保持Ⅱ类水质,并完成营造林1.08万亩,新建绿地160万平方米,进一步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着力建设“山映城、水润城、绿荫城、景融城”的公园城市。

关键词【提振消费】

【郑州实践】

新的一年,郑州将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力打好消费促进“组合拳”,扩大优质消费载体,积极培育消费新业态,大力扶持直播电商和跨境电商,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扩容提质多元化消费场景,稳定房地产消费,壮大文旅消费,拓展体育消费,巩固消费回升态势。

郑州将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总抓手,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形成以“中华经典、世界品牌、时代时尚”为鲜明特色的国际消费中心。将进一步全力打好消费促进“组合拳”,持续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覆盖面;扩大优质消费载体,加快打造一批“创意、艺术、时尚、科技、生活”等要素深度融合的特色街区、消费地标和夜经济聚集区;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品牌经济、赛事经济、研学经济,大力扶持直播电商和跨境电商,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强力支撑。

关键词【郑州都市圈】

【郑州实践】

郑州将加快构建核心引领、城乡协同、圈层一体的特大城市发展格局。提升中心城市功能,有序推进城市体检,实现主城区高标准地下管网全覆盖;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强化县城要素资源集聚功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县域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数实融合重塑传统产业优势;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农旅一体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植物工厂等高附加值特色产业;强化圈层一体联动发展,高标准编制实施郑州中心城市市域一体化规划,加快中牟新区建设,建立郑州都市圈推进机制,为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郑州将全面深化改革,抓细抓实各项改革举措,形成更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标志性改革成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市场主体、普通市民网上(不见面)服务事项超过60%,探索打造“无感申办”服务;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建设,更有针对性做好“万人助万企”活动;统筹做好各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提升开发区运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数据资源管理平台,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郑州将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切实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三管三必须”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同时将持续夯实平安稳定基础,以智能体城市建设为载体,加快“大综合一体化”城市智能中枢建设,推动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体系深化拓展,由管理智能向自主智能迭代进化,持续提升特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



统筹:王长善
编辑:程绮航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