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串晶莹剔透五彩斑斓的水晶,年轻人正为之疯狂。1月8日,据封面新闻报道,从几十元到上千、万元不等,充满“玄学”基调的水晶让年轻人上头,他们将代表不同寓意的各色手串纳入囊中,还在不断涨价的水晶也迎来部分消费者质疑:这到底是“割韭菜”还是真疗愈?

年轻人之所以购买水晶,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者,受“疗愈经济”吸引,有人相信佩戴水晶可以带来好运、健康以及内心的宁静;二者,受“颜值经济”影响,也有人单纯觉得水晶好看且性价比高,无论当作装饰品还是首饰,都能增添美感。水晶爆火非偶然,其背后积极的心理暗示,成为年轻人为情绪买单的动机。

一分价钱一分货,水晶品质和市场供需决定了其价格高低。但因玄学营销、明星效应助长导致水晶严重溢价,真的合理吗?几十元的水晶在直播间卖几百元、靠美颜滤镜把低货变高级、用人造水晶冒充真水晶……这些,让不少消费者感到落差,甚至被欺骗。货不对板,极易变成“割韭菜”。

纵观水晶市场,虽前景广阔却面临不少挑战,特别是缺少行业标准体系及严格的市场监管保障。为促进其健康发展,应尽快完善水晶制品的分类分级标准,提升确保产品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同时,相关部门需强化监管,严厉打击以次充好、漫天要价等乱象,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一言以蔽之,“玄学”的部分信则有、不信则无;买卖的部分,必须有公平合理的规则、牢固明确的底线。

水晶厂家和商家应坚持做真货、做好货,别把心思过多用在营销上,更别动歪心思欺骗顾客。毕竟,商机再难得,也比不上消费者信任和支持来得珍贵。至于广大消费者,谨记“多看少买”的四字箴言——先学习,再入坑。多看科普知识,切勿轻信营销。不妨先练就一双能辨别水晶品质的“火眼金睛”,再去市场里好好历练。

水晶作为一种天然矿物,不可能完美无瑕;之于市场交易,却要尽可能地剔除“杂质”,返璞归真。(正观评论员 韩静)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陈若松
编辑:任思凝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