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郑州奇遇记系列报道

他从嵩山脚下“翻”到国际舞台

在武侠小说中,侠客们常因痴迷于某种武功,而被称为“武痴”。当武侠世界照进现实,又会是怎样一番场景?在登封嵩山脚下的中岳少林文武学校,有一名习武青年,名叫王炬烽。6岁开始学武,因热爱近乎痴迷,成了当地有名的小“武痴”。从河南的春晚舞台,到新加坡的国际舞台,他的舞台越来越大。

“习武更像是一场修行”

近日,在嵩山脚下的学校练武场,身着红色教练服的王炬烽展示了他的“十八般武艺”,不断腾空的身躯,诉说着习武的不易。

王炬烽6岁开始习武,如今的他已满20岁,十余年的习武之途改变了他。从一开始的不情愿,到热爱武术,他不断蜕变。“原来确实不想练武,但随着对武术的接触越来越深,我发现武术能改变我身上许多东西,慢慢地便不再抗拒,开始用心去练功。”

对王炬烽而言,习武更像是一场修行。在武术动作中,他非常喜欢做空翻的动作,甚至有些“痴迷”。用他的话说,“只有身体在空中的时候,才感觉这一刻的身体是真正属于我”。

屈膝、发力、腾空、落地,几个动作一气呵成。在漂亮动作的背后,是无法言说的刻苦与心酸。“我比较追求完美,空翻这个动作我要做到最完美,不管付出多少汗水。”王炬烽眼神坚定地说。

就这样,在练功房付出的无数个日夜的汗水,造就了如今意气风发的他。

年轻教练已有60多名弟子

随着王炬烽武术动作的不断精进,他也迎来了自己的新身份。在空旷的练功场上,他不再飞来飞去,更多的是指导学生,带领像他当初一样的少年追逐“武术梦”。

在他所带的60余名学生眼里,练功场上他是严厉的教练,场下他是一名知心大哥哥。“我现在带的学生都是十几岁,平常脑子里想法很多,我也是刚从他们那个阶段走过来,对他们也很理解,教练是我的新角色,也是一种新考验。”王炬烽说道。

带着60多名学生练功,王炬烽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很重,日常中,他不光要带领学生练习武术动作,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我觉得练武之后改变最多的就是自己的性格,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也知道要想练好武术,就要不断地磨,当自己尽了最大努力,剩下的就交给时间,我经常对队员们这么说。”王炬烽说。

从当初的年少不羁,到现在的成熟稳重,在十余载的习武之旅中,王炬烽褪去的是稚嫩,留下的是担当。

嵩山脚下,追梦人不断向前

王炬烽所在的学校就在嵩山脚下,他迎着朝阳和日落,在练功场上完成了无数次空翻,这是他追梦的旅程,也是寻找自己价值的过程。

虽然经历了不同身份的转变,但有一点不变,那就是追梦,“只有当自己有目标的时候,才能更加坚定地往前走。”王炬烽道。在学有所成后,王炬烽开始登上不同的舞台,从河南的春晚舞台,到新加坡的国际舞台,对他而言,每一次登台表演都是一次追梦的旅程。

“通过武术,我去了很多地方,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每次外出表演,面对不同的观众,于我而言都是一种动力,我要将完美的动作表演出来,不断登上更大的舞台。”王炬烽说。从登台表演到场下指导,他从主角变成了“观众”,这让王炬烽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清晰。在学校,他的空翻或许无人能敌,但山外有山,他知道,自己的习武之路还远没到终点。

练功场上,身着红衣的他再次腾空,这一次,是向前。

记者 任思领 袁建龙 文 马健 图


编辑:蔡胜文
统筹:王绍禹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