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时点个外卖,不久后外卖小哥就携餐而至;网上买个衣服,两三天后快递小哥就送货到家;出门打个网约车,司机大哥顷刻就到楼下。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今天,我们随时随地都在和这些人打交道,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新就业群体。

随着平台经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催生出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一大批新就业群体。他们散布于城市角角落落,奔跑于千家万户之间,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年12月12日,郑州市启动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市建设,志在让更多新就业群体在郑州立得住脚、安得下心、圆得了梦,实现“城市对新就业群体更友好,新就业群体在城市更有为”的双向奔赴。

郑州目前新就业群体超40万人

今年35岁的陈平军是一名外卖配送员,他老家在安阳,在郑州做外卖员已经有六七年的时间。骑着电动车在一个又一个小区之间奔波,是他每天的工作常态。他现在每天大概能送三十到四十单外卖,一个月里基本上一天也不休息,每月能有五六千块钱的收入。

周甬/图

“其实除去成本,真正拿到手里的钱还要再少一些。”陈平军说,每天送外卖,电动车耗电很快,为节省时间,他们在电动车没电时都是采取去换电站更换电瓶的方式,这一项开支一个月需要二三百块钱,如果再加上每天的吃饭费用和租房费用,他们每个月剩下的也就四千来块钱。

陈平军夫妻二人都在郑州打拼,7岁的儿子也在郑州上学,家庭开支比较大,因此他每天在外面都是省吃俭用,午饭经常是用泡面凑合,或者在爱心驿站吃一些免费提供的面包。

快递员王文豪同样来自安阳,23岁的他在郑州做快递员已经三年时间,每天收件、送件很辛苦,但生性乐观开朗的他并不觉得苦,每天都是以积极向上的状态对人对事,因此无论是同事还是他服务区域的市民,都对他评价颇高。

32岁的刘川则是一名网约车司机,前些年,他只是在工作之余兼职开网约车,大约两年前,因所在工厂效益不好,他干脆辞职成为了一名全职的网约车司机。他现在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5个小时左右,累是他的常态,每天到家都想躺下。

根据相关部门调查数据,郑州市目前以互联网平台企业为代表的新业态企业近2000家,新就业群体超过40万人,其中男性较多,40岁以下年轻人居多,大部分人从业时间在1到4年之间。新就业群体普遍收入不高,月收入集中在3000到5000元,能月入上万的人很少。而从工作时长来说,多数新就业群体每天工作时间在8到12个小时,超过四分之一的人每天工作时间达到12个小时以上,全月无休的人占比将近三分之一。

让新就业群体在城市感到温暖

郑州的新就业人员大多来自外地,他们工作辛苦、收入不高,身在外地,在工作和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而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市的建设,首先就是让大家在这座城市感到友善和温暖。

在管城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综合服务中心,“小新加油站”里,外卖配送员许来洋正在休息。许来洋说,他平时送外卖集中在二七区和管城区交界区域,没有订单时,他经常到“小新加油站”休息,这里24小时开放,里面有热水,有微波炉,也经常有免费提供的面包,还可以给手机充电。

目前在管城区,像“小新加油站”这样的暖新服务阵地有360余个,能够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学习、休息、饮水、充电、换电等服务。管城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贺春晓说,除了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暖心服务,前段时间,他们还发起了“微心愿”活动,征集了近百名新就业人员的微心愿,并最终全部帮大家实现了。

贺春晓说,“微心愿”活动中,令她印象深刻的有一位外卖员大姐。大姐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从来没有好好打扮过自己,因此心中十分渴望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然后拍一套写真。但在写微心愿时,她犹豫再三,最后写下的是希望得到一个3万毫安的充电宝,因为这对她平时送外卖很实用。她说,如果在生活和理想中选择,她还是选择生活。

外卖员大姐的话让贺春晓等工作人员很受触动,这也让他们产生了帮这些新就业女性拍一套写真的想法。于是在不久后,管城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综合服务中心联合管城区妇联以及一家爱心婚纱礼服馆,为一些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女性各拍摄了一套美丽的写真。

除了送去温暖,破解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也是郑州市一直在努力做的事。对大多数网约配送员来说,平时他们工作中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小区和写字楼的电动车进门问题。今年10月份,郑州在全省率先推出“骑手码”,配送员进小区时,一键扫码、验证、通行,大大方便了他们的配送。目前,“骑手码”已在全市全面推广应用。

当然,不只是政府部门在全心全意为新就业人群提供暖心、方便的服务,很多市民也在尽己所能帮助这些人。我们看到,有些餐企为他们提供免费的餐食,面包店为他们提供免费的面包,婚纱礼服店免费为他们拍摄写真,很多市民会为遇到困难的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外卖员田勇来自四川,他说,外卖员这个工作很辛苦,但是在郑州这座城市,他无时无刻能够感到温暖。

“新群体”成为基层治理“新力量”

聂金平是一名90后外卖小哥,也是管城区“暖小新帮帮团”志愿服务队的成员,2024年,他结对帮扶了陇海路270号院的80多岁的独居老人麦阿姨。麦阿姨所住小区是老旧小区,家里电器用的时间都比较久了,经常出问题。聂金平平时擅长维修电器,每当麦阿姨家的电器出现问题时,他总是第一时间上门帮老人维修,而且还经常帮助老人买菜、扔垃圾等。麦阿姨说:“金平比自己儿子还要亲。”

2024年7月,北顺城街一位70多岁的老人和8个月的婴儿走失,管城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立即在骑手微信群发动骑手们协助寻找,一个小时后,外卖员刘雷在送餐途中找到老人和孩子。12月初的一天夜里,外卖员宋永亮在送餐途中发现路边躺着一名醉汉,天寒夜冷,担心醉汉发生意外的宋永亮立即告知管城区工作人员相关情况,工作人员马上通知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醉汉带回派出所暂时安置。

“暖小新帮帮团”志愿服务队是由管城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综合服务中心发起成立,以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为核心志愿者。这些新就业群体人员充分发挥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的职业优势,平时参与网格化治理。管城区通过成立“义警小哥”志愿服务队、开展“急救侠”志愿活动、组建雷锋的士爱心车队等,鼓励引导新就业群体积极投身志愿服务,让他们成为基层治理的“好帮手”。

据了解,郑州目前已经有近7000名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人员向社区报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其中近3000名成为了兼职网格员。新就业群体在城市感到温暖的同时,他们也在为这座城市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如今他们已经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新力量”,真正实现了新就业群体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以高质量党建更好凝聚和服务新就业群体

党建工作是做好新就业群体关爱凝聚工作、引领新业态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新业态组织多为“平台化”运行模式,新就业群体就业方式相对也比较灵活,这就给党建工作带来诸多难题。2024年以来,郑州市采取一系列举措,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全面提升郑州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质效。

让新就业群体融入网格化基层治理是做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郑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郑州市在为新就业群体做好关爱和服务工作的同时,也积极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发挥新就业群体中党员的带头作用,将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吸纳为社区兼职网格员,引导他们入网入格参与平安创建、文明宣传、社区服务、食品监督、应急救援等工作,积极推动新就业群体成为城市基层治理、助力城市发展的有生力量。

同时,一些县区根据新就业群体所处的不同行业,成立互联网、交通运输、外卖配送等行业党委,并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建立工会组织、团组织、妇联组织,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2024年12月,郑州市出台《关于全力构建高质量关爱凝聚体系建设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市的指导意见》,提出聚焦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以建设新就业群体友好小区、友好社区、友好楼宇、友好商圈、友好街区等友好场景为载体,为新就业群体构筑更加安全的服务屏障,创造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切实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领和凝聚服务,推动新就业群体发挥优势参与网格化基层治理,实现党建引领与凝聚关爱、融入治理的良性互动,不断提升新就业群体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

我们看到,“一群人”与“一座城”正在双向奔赴。

正观新闻记者 李宇航 赵冬 文/图


编辑:刘婷婷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