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规划,描绘出“轨道上的郑州”未来模样。12月18日,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示《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到2035年,郑州地铁线网总里程约1260公里;到2050年,郑州地铁线网总里程约1600公里。
“轨道上的郑州”正在加速跑。《规划》显示,郑州将通过构建开放式、多层次、一体化的轨道交通系统,支撑“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的城市空间结构,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在主城区和航空港区,轨道站点将覆盖大部分人口。根据《规划》,主城区轨道站点800米半径覆盖60%的人口岗位;航空港区轨道站点800米半径覆盖30%的人口岗位。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针对不同区域实施不同布局策略,以进一步增强郑州都市圈的辐射带动和互联互通能力。
主城区将增加轨道覆盖密度,以提升交通效率。增加部分走廊和核心片区的轨道覆盖,缩短主副中心至航空港区、新城、环郑紧密协作区通达时间,强化主中心与各组团通达能力。
航空港区则将通过新线路与主城区实现快速连接。航空港区—新郑组团联动成网,增加与主城区主要功能板块联系的直达快线,依托快线增加内部各片区间的直达性,基本形成完整网络。
近郊组团在主走廊实现轨道快速通达,依托快线完善新城内部接驳普线。远郊组团重在与主城区实现快线直达,线路深入核心区便于地面集散。
根据《规划》,到2035年,线网总里程约1260公里,22条线路。其中,快A线3条,快B线5条,普线14条。到2050年,线网总里程约1600公里,30条线路。其中,快A线3条,快B线6条,普线21条。
“一张图”之下,是怎样的郑州发展脉动?
在河南省社科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彭俊杰看来,郑州正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地铁的联网成片、加密提效能够产生显著的“时空压缩”效应,推动郑州都市圈内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流实现高效集聚,进而形塑郑州城市发展新貌与居民生活新态。
一部地铁史,就是郑州现代城市的建设史与发展史。
2013年12月28日,郑州地铁1号线建成开通,郑州正式步入“地铁时代”,新城与老城首次轨上“握手”。近年来,“轨道上的郑州”不断跑出“加速度”,2023年郑州轨道交通总里程跻身全国前十,新增量排第一。2024年11月30日,郑州地铁6号线一期东北段开通运营,至此,郑州地铁运营线路达到11条。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里程是衡量城市交通便捷程度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1年来,从1条线到11条线,从26.2公里到371.2公里,不断刷新的里程数,让郑州地铁“版图”加速铺展,助推城市提速发展。
织线成网,线线相随。郑州第12条地铁线7号线一期和第13条地铁线8号线一期建设好消息频传。按计划,今年年底前,这两条地铁线路将建成通车,郑州地铁将实现13线并跑的线网布局,总里程突破450公里。
来源:河南日报
编辑: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