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盘点2024郑州发展系列报道

这一年,郑州密织幸福网

民生点滴 暖上心头

岁末寒冬的郑州,和煦的阳光打在每个人的脸上,幸福的暖流涌动在每个人的心底。

这一年,郑州密织民生幸福网,一系列为民举措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断提升着民生福祉——

教育领域扩容提质,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医疗保障日益健全,民生之盾愈发坚实;民政工作持续优化,民政为民扎实有爱;就业服务不断提升,社保服务更加亲民……属于郑州人的幸福正加速抵达。

教育筑梦 幸福满程

12月16日,虽然天气寒冷,但中原区西流湖小学校园内却洋溢着欢声笑语。操场上,全校首届“跳绳王”大赛正在进行。比赛里,孩子们活力四射,你追我赶;赛场外,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

“每天送孩子上学,她总是乐呵呵的。”二年级一班学生家长张女士坦言,“去年孩子刚入学时,我们夫妻还曾因为这是一所新学校而略感焦虑,可经过一年多的亲身感受,切实体会到‘家门口’的好学校有多棒,我们甭提有多安心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我市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总目标,多措并举强基础、补短板、促提升,全力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连年增加。为保障学位充足供应,2010年以来,郑州市已连续14年把中小学建设列入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全力推进,家门口的好学校连年增加,孩子们不仅“有学上”,而且还能“上好学”。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市教育支出年均增长保持在4%以上,中小学和幼儿园新增学位33万个;加快建设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近三年培养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30余万人;近五年共投资10.09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22.92万平方米;三年建成投用市属公办普通高中16所,新增学位3.53万个;建立完善基础教育“1+2+N”的“双减”政策体系……一组组数据、一个个事例、一项项荣誉,凸显了郑州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健康护航 幸福同行

“老人家,您这血压都升到150了,需要用药啊。”昨日上午,在76岁的郑州市民牛先生家里,二七区福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为卧病在床的老人量完血压后,又向家属细细叮嘱,“平时得勤给他翻身,最好两小时一回,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破溃。”

“社区卫生中心服务常住居民5万多名,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0800人,65岁以上老年人8360人,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2560人,失能、半失能老人750人。”提起辖区日常工作,福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白冰如数家珍。

“我们重点落实家庭医生签约,对签约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指导,为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评估、健康体检、中医体质辨识、康复指导等服务。”白冰介绍说,中心在线下组建了6支由家庭医生、护士、康复师等组成的专业服务团队,分片包干,根据老人需求及实际情况,上门为老人进行健康服务。对于符合住院指征但行动不便的老人,通过家庭病床服务,上门为老人提供综合健康服务。目前,该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事实上,这只是郑州市卫生健康工作提质提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实施公立医院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市级医院26个提升项目全面推进,8家紧密型医共体全部挂牌实体化运行,市县合作共建36个临床重点专科全面启动,15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完成网格化布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普遍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及以上。94%的村卫生室完成公有化改造,全面消除村级医疗服务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家庭医生智能化签约服务全面推行,成立签约团队2777个,签约居民923.31万人,重点人群签约281万人,让群众拥有身边的健康管家……人民群众享受到越来越方便、快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民政有爱 幸福有约

这一年,郑州民政工作以爱为笔,以责任为墨,厚涂着郑州的幸福底色,与群众共同奔赴幸福之约。

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持续优化,着力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全市新增养老托老床位6012张,完成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3014户,建设老年助餐服务场所645家,累计服务100余万人次……

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统一由每人每月750元调整提高为每人每月760元,全年发放救助资金5.2亿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标准统一调整提高为每人每年不低于13680元……

保障困境儿童合法权益,扎实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郑州市儿童福利院成为全省第一家通过国家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验收的儿童福利机构。开展以“绿城有爱”为品牌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主题系列活动380余场次,惠及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1.1万余人次……

增强服务效能,提升社会事务管理服务水平。我市率先设立“花园式”“文创式”户外颁证基地,金水区婚姻登记处被民政部授予“金婚缘”服务品牌。实现惠民殡葬政策全覆盖,累计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1800余万元……

强化社会组织党建引领,引导社会组织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我市持续引导187家社会组织主动对接187个帮扶村,慰问贫困群众2000家,扶持捐赠各类物资近300万元……一项项扎实有爱的民政工作,让郑州人沐浴在温暖中。

就业之光 幸福未来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今年9月7日在郑州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上,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博士王一奇正认真地查看展位的招聘介绍。

“我是9月6日下午专门从北京来参加这场盛会的,今天进入人才对接洽谈会场,一下子就看到了河南诸多好单位,已经向河南大学等几所高校投递了简历。”王一奇说。

据介绍,今年我市共吸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来郑留郑达22.31万人,组织760场特色招聘活动,累计参加企业4.9万家、达成就业意向20.47万人次。

高质量建设市级创业孵化平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创业孵化园和孵化平台57家,累计带动就业4万余人。建立实名制动态管理和精细化服务模式,扎实做好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帮助2.04万名失业人员再就业、691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8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01.19%。

民生无小事,社保连万家。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实施援企稳岗政策,拨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3.1亿元,惠及企业24847家。积极开展消费惠民活动60余场,惠及人群774万人次,郑州市居民服务一卡通入选人社部便民服务创新案例。

截至11月底,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51.38万人、249.34万人、330.29万人、280.82万人。

记者 杨丽萍 王红 陶然 刘盼盼 实习生 沈馨妍

来源:郑州日报


编辑:刘婷婷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