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原娜、朱俊创作的舞蹈《象形之“中”》获得2024首届黄河流域九省展演最高奖“彩陶奖”,成功入围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该作品也是唯一一个三人舞入围的作品。
该舞蹈以“造字圣人”仓颉创造文字的过程为原型,以男子三人舞呈现出了“汉字从何而来”的故事。整个舞蹈分为“四段式结构”,第一段落,以蜿蜒流动之形,演化出了“水”字;第二段落,以高耸壮阔之姿,演化出了“山”字;第三段落,以斗转星移之势,演化出了“日”字。第四段落,水、山、日这三个字合而为一,演化出了最重要的“中”字。
作为一个基层艺术工作者,“用舞蹈艺术解码中原文化”是原娜半生走来的艺术追求。在理论研究上,她发表国家级刊载文章5篇,省级20篇。在舞蹈创作上,2022年和2024年连续两届编排的舞蹈《三足问鼎》和《象形之“中”》入围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终评。
舞蹈作品获奖无数,展现中原文化的古韵今风
文旅相结合的作品《礼》通过对巩义石窟寺中《帝后礼佛图》的改编,将人们带往北魏伽蓝古寺。石窟壁画艺术中,舞蹈作品《二七塔的钟声》让我们再忆郑州往昔峥嵘岁月,《伴儿》描绘了美好夕阳下的伉俪情深,美好的幸福生活,《我》以“抗争命运”为主题,展现了人之为人的不屈与桀骜。《三足问鼎》让文物“活起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生不息。这些作品屡斩国家级、省级等佳绩,并获得观演者的一致好评。
作为一名女性文艺工作者,原娜也在艺术创作中融入了许多对妇女及儿童的观照。“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水之神、传播丝织技术于域外的大唐公主以及捕捉自李清照诗词《声声慢》中独发于深闺的伤却,都体现了她对女性之美的深雕细嗅;而《黄河水 黄河娃》《爱的小星星》《别着急 花会开》《绽放》《大米从哪里来》《黄河岸边鼓声响》《黄河岸边麦花香》等童心创作,也反映出原娜对孩提映趣的追忆。原娜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艺美亦美”的教育理念,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为学生提供身心兼具的安全舒适校园氛围。以关注学生健康心理为着眼点,与德智体美劳融合,用语言美、旋律美、韵律美、创意美升华剧目,全面提升美育素养。
舞动千年风华,传承舞韵匠心
原娜是国家一级导演,河南省民盟省直二支部组织委员,2024年国家艺术基金“三个重大”题材文艺创作领军人才“、中原青年拔尖人才”、郑州文化名家、郑州“四个一批”人才暨第一层次培养对象、郑州市妇女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代表执委委员,并于2023-2025年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文旅高级研修班进修学习。
、
舞蹈艺术焕发新生机,创新之路步履不停
“舞,乐也”,如今原娜依然在创作之路上展现着她对中原文化的长久热爱与持续发轫。“蹈,践也”,如原娜一样的众多河南基层艺术工作者,一步一个脚印在解码中原的文化创作之路上践行着自己的艺术理想与家国情怀。厚重河南,在文化创新之路上从未停下脚步。“原娜们”以舞沟通天地,以乐震荡灵魂,深扎人民生活,不断在中原厚重之土上绽放新花。
谈到学习《“三个重大”主题文艺创作领军人才培训》感受时,原娜认为,若想体现“重大”二字,还要突出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经典作品往往观点鲜明,极易让观众产生共鸣,创作者要借助情感表达展现作品主题的内涵与外延,而不是用题材的“重大”属性束缚住自己。
新时代应加强重大题材创作,为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利用好数智时代工具,为文艺创作提供新思路、新创力、新场域、新构思、新局面。
重大题材文艺作品创作要兼顾政治与艺术表达,实现命题与作文的统一。文艺工作者应大胆探索艺术创作手法、表现形式,不拘一格开拓思维。
守正创新,与古为新。艺术创作并不是无限制、无边界的,创新要建立在守正的基础上。“创作者要把握历史与时代发展的总趋势,挖掘重大主题的精神内涵,打通自己和笔下人物的精神通道。”
统筹:梁冰
编辑:张晓璐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