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冻品看郑州,郑州冻品看惠济。在1992年的新柳路上,三全食品创始人陈泽民在这里下海经商,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也在此诞生。五年后,思念食品开始全面投产。
据官方信息显示,2023年,惠济区16家速冻食品企业出口额达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各类速冻食品正加速走出国门,远销海外。惠济区也赢得了“速冻食品之乡”的美誉。
“老品牌”三全和思念为何历久弥新?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已达1835.4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2130.9亿元。三全、思念两家“老品牌”为何能在消费者心目中仍占一席之地?
2014年,速冻食品产业进入成熟期,细分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成了众多企业的选择。针对儿童消费群体,三全食品推出了儿童系列产品。同年,女性逐渐成为互联网消费主力,“她经济”市场规模成功突破万亿。这一年,思念食品推出桂花、玫瑰、茉莉口味汤圆,一上市就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女性消费者的追捧。
2021年,被称为“粗粮元年”,人们逐渐认识到纤维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这一年无数粗粮产品问世,思念食品也推出“大黄米”汤圆,在市场上迅速走红。
2023年,三全食品推出粗粮纤维汤圆,作为一款主打健康饮食的创新产品,因其独特的粗粮纤维外皮和多种口味馅料深受消费者喜爱。
虽然人们的消费习惯不断改变,但三全和思念从未故步自封,一直在深入了解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和偏好,开发出符合其需求的产品,让“老品牌”一直焕发“新活力”。
速冻食品巨头“竞合”下不断做大产业
在三全和思念畅销30余年、缔造无数“超级大单品”的背后,是其注重创新研发,不断提升产品和品牌的竞争力。
据三全食品信息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5G+AI不良品识别技术配合自动化设备,三全食品的产品速冻后的智能分拣效率和食品安全保障迈上了新台阶,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实时展示不良品分类及数量,联动生产前端及时优化,进一步提高良品率的同时,降低员工的工作强度,确保质量的稳定性。
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营养成分、原料来源等有更高要求。速冻食品企业对食物的品质、文化属性也有了更全面的考量,以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基于对居民消费需求的潜心研究,思念食品也在不断开拓创新研发,例如针对3D造型汤圆,思念食品创新研发出自动贴皮机,极大改善了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有效推动异型汤圆工业化和标准化的进展。
在速冻食品的众多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中,三全和思念都是主要的起草者之一。多年来,两家同在惠济区的企业,相互竞争,也相互合作,在你追我赶中,将全国速冻食品产业的“蛋糕”越做越大。
惠济区成中国冻品价格“风向标”
惠济区冻品市场的起点,在王砦。
2000年12月8日,邱新航、何礼鸿等8人共同出资,在北环王砦租下了118亩地,于是有了郑州水产大世界。这是惠济区冻品市场的起点,也是郑州冻品市场的起源。
2012年,郑州市启动批发市场外迁工作,2013年10月31日,邱新航的团队开启占地600亩的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一期的大门。
目前,惠济区共有冻品商户7000多家,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占2000多家;惠济区冷库仓储量90多万吨,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占60多万吨;惠济区冻品交易额2500亿元,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占1800亿元。
此外,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有800多家商户常年和巴西、荷兰、丹麦等合作,惠济区“买全球,卖全国”格局已基本形成。
运营10年的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已发展成为全国进口牛羊肉的集散中心,被业内称为中国冻品市场中的“航母”,是中国冻品价格的“风向标”。
冷库冷链企业扎堆布局冻品产业链条已形成
根据惠济区工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三全、思念作为链主企业,为冻品产业提供优秀的产业基础;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等一众冻品批发市场,为冻品产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如今,惠济区已逐步形成以速冻食品生产、冻品批发交易为引擎,带动冷库、冷链运输等行业繁荣的冻品产业链发展链条。
围绕产业链条,惠济区正构建“一港(国际食品贸易港)、一谷(食品创新创意谷)、五区(现代食品加工区、冷链和保税物流区、商文旅融合休闲区、食品配套产业区、生活服务区)”空间布局,培育壮大现代食品加工、食品贸易、现代服务业和冷链保税物流“3+1”产业体系,打造立足郑州、辐射全国、融入国际的现代食品“贸易、研发、生产、物流和文化”中心。
来源:河南商报
编辑: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