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这样的人吗?微信聊天的时候,总喜欢加上一些语气词,比如“好滴”“好哒”“好的呢”……能说“嗯嗯”“哦哦”,就绝不说“嗯”“哦”。甚至一句话说完,还要配个表情包。这种行为表现,被称作“微信文字讨好症”。一项调研数据显示,有92.24%的受访者都表示自己遇到过有“文字讨好症”的交流对象;91.8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有“文字讨好症”的行为。(10月8日《青年文摘》)

图源 视觉中国

“文字讨好症”得以流行,离不开当下社会环境的渲染——线上沟通不同于线下交谈,彼此之间隔着屏幕,无法看到对方的表情、动作,很容易造成对文字理解的歧义。而且,尽管如今人们追求自我独立,渴望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但也仍需要很多情感的满足,以及融洽与温暖的人际关系。“文字讨好症”兴起,不仅可以适当地消解语言理解偏差,也能更好地扩大“朋友圈”,达到社交目的。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沟通交流中出于礼貌,用一些语气词、表情包悦人悦己,无可厚非,但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如果经常性切换语言模式,放下手机时侃侃而谈,拿起手机时绞尽脑汁,可能会增加人设负担、表达阻塞和真情隐瞒,造成精神内耗。“文字讨好”遗留的“后遗症”不可忽视。

而且,部分“被动文字讨好者”,可能也会为了显得合群,加入“文字讨好”行列,但显然这种沟通并非发自他们的真实内心,而是碍于面子“表演”出来的。现实生活中,如果处处需要“讨好”,长此以往,人们的真实情感是否会被掩盖?

在此事件中,还有一种声音值得关注——有网友表示,“现如今,大家怎么动不动就会被贴标签?”的确,每次一有网络现象兴起,“××症”“被正式确诊为××”等标签就会随之出现,这会迅速引起公众讨论,成为新的社交话题。

不过,随着类似标签被大量讨论、使用,社交平台上也会出现很多逆反情绪。其实,对于网络现象,不必过度解读、不必先入为主制造标签,而是应该了解内情,分析原因,读懂这种现象背后的行为逻辑。

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表达方式,若觉得“文字讨好”的确能够润色关系,便可以带着觉知地使用它;若因此感觉身心俱疲,不妨自我调适,删繁就简,从挣扎归于自在。真诚表达,彼此平等对话,这才是社交该有的模样。(正观评论员 任思凝)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陈若松
编辑:韩静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