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中小学校服坚持学生自愿购买原则,学校可探索学生校服循环使用,创新校服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等回收利用机制,减少资源浪费。

消息一出,引发广大网友热议。校服往往在学生的求学生涯中扮演着存在感极强的角色。一方面,统一的着装便于学校规范管理,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校服也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之一,承载着一代代学子的青春回忆,展现出学生独有的精神风貌和蓬勃活力。

可以说,校服是求学阶段的刚需品。正是因为这一刚需属性,一些学校校服采购的背后,常常潜藏着生意链。在一些媒体报道中,许多家长苦校服久矣,或因校服质量不一、款式种类复杂、更新频率快速,或因学校强制购买、指定校服厂商价格高昂等。总的来说,关于校服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校服的性价比与校服的购买问题上。

北京市教委提出的自愿购买原则,回应现实关切,直面现实问题。该《意见》在不强制购买校服的同时,允许学生按所在学校校服款式、颜色,自行选购、制作校服。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将制定校服管理和采购办法,按照学生自愿原则,制定本区校服选用采购规范流程,明确校服执行标准、采购时段及套数、定价机制、收费要求等内容。

对正在长身体的在校学生来说,一套合身的校服可能穿不了一两年,就会面临袖子短、裤腿短的情况。校服不是日常服装,随身材而变的定制多套校服很容易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北京市教委所提出的校服循环使用模式,通过创新回收利用机制,如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等方式,实现了校服的再利用,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还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近两年,多地在校服改革方面开始发力,探索新的校服改革举措。今年6月,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学生、家长购买校服。以及前不久,质量过硬、简单时尚、可随时随地购买的深圳校服因物美价廉再次火出圈。

诸多关于校服改革的尝试,无不说明,校服应该回归服务学生健康成长的本意。校服购买不再强制,是对学生个性与自由的尊重,也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积极实践,也为全国其他地区的校服规范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在关于此事的网络热议中,家长对“不强制购买”校服寄予热切期待,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疑问:学校是否会真正做到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不强制”在执行层面怎样才能不受阻?这些问题还需校方定期自审自查,需要教育相关部门进行及时监管介入,同时畅通社会投诉反馈通道,保障各环节的公开透明。同时,如何推行校服的循环使用,如何应对再利用校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消毒清洁、卫生安全等问题,在现实层面仍面临新解。

校服是学生求学阶段的“第二层皮肤”。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让不强制成为共识,如何让自愿选择成为常态,仍需各地教育部门的持续创新与不断探索。

(原题为《校服循环使用、以小换大,值得探索》作者 常莹 来源 光明网)


统筹:陈若松
编辑:周也琪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