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一位网友发视频称,湖南省益阳市梓山湖学校,一名老师在班级里举着牛奶说:“干杯,开始喝!”随后,一些学生便举着牛奶互相干杯,而部分没有订购牛奶的学生则趴在桌子上。9月10日,益阳市教育局工作人员称,正在处理此事,“这种行为肯定不对,小孩心里肯定很不舒服,而且这么有意地针对。”(9月11日《新闻晨报》) 

一般而言,为了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大多数家长都会自愿订购牛奶。当然,这也不排除一些特殊情况——因经济原因,订购牛奶会给家庭增加一定的负担;因个人原因,学生本身不喜欢喝牛奶。考虑到这些特殊情况,学校更应该严格落实自愿原则,把自主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和家长。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这些所谓的自愿往往会演变成“被自愿”。此事件中,虽然学校回应称,订购牛奶是家长自愿行为,但老师让订购牛奶的学生互相干杯,未订购牛奶的学生在一旁看着,显然是有意地针对。这不仅违反了教育公平的理念,也侵害了家长自主选择的权利,还会让未订购牛奶的学生心理不平衡,这是不合规、不合适的。

老师作为教育者,应该坚持“教书育人”的初心,及时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尽力呵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不是作出一些不合适的行为,给学生心里造成压力。目前,需要调查清楚的是,这名老师是不是第一次这么对待学生?此前是否也有此类行为?该学校中,其他班级是否也有此类现象?这些未订购牛奶的学生,心理是否受到了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这名老师如此做法,可能会出现一种现象——即便学生不爱喝牛奶,可能也会为了“显得合群”,去订购牛奶,造成不必要的金钱、资源浪费。还应该想想,为何老师会有意地针对未订购牛奶的学生?学校是否制定了相应的任务指标?其中又是否有利益输送?这些问题都有待相关部门一一查清。

近些年,学校屡屡被曝出向家长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事后也总会打着“家长自愿”的旗号,可问题是,家长有选择的权利吗?敢不自愿吗?他们有的担忧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的不公平对待,有的担忧孩子受到其他同学的排挤,有的担忧孩子会产生心理负担……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份“自愿”都带着些许无奈。 

理想的家校关系,是平等的、和谐的。但在现实中,学生及家长处于被动地位的现状并不罕见。“是否订购牛奶”事小,家长“被自愿”事大。警惕学校的权力任性,既是教育部门、监管部门的责任,也需要学生和家长敢于质疑、积极投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自愿”。

教育的温度,不应因“是否订购牛奶”的差别而冷却,更不应让任何一个学生感受到被冷落的寒意。未来,希望在教育之路上,能够少一些冷漠与区隔,多一些温暖与包容。(正观评论员 任思凝)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陈若松
编辑:韩静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