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第七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将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今年以来,河南各地开展了一系列招才引智活动。目前,郑州市在招才引智方面出台了哪些政策?9月3日,记者专门采访了郑州市的相关人士,为您详细解读。
郑州市对全球顶尖人才
最高可给予1亿元资助
郑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10月,郑州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实施“郑聚英才计划” 加快建设国家人才高地的意见》,先后研究制定了市级19项配套人才政策,16个开发区、区县(市)人才配套政策,形成了“上下贯通、梯次递进、错位互补、精准有效”的“1+19+16”郑州市人才政策体系。
其中,郑州市完善多层次、多领域人才分类政策。坚持高端引领,对全球顶尖级人才、旗帜性人物,“一事一议”提供个性化支持,最高可给予1亿元资助。由“奖人才”改为“奖单位”,凸显用人单位主体地位,鼓励企事业单位新引进培养急需紧缺高端人才,对认定的A、B、C、D类人才,分别给予500万元、200万元、50万元、20万元的奖励支持。
坚持重点支持产业人才方向。将优秀企业家纳入高层次人才认定范围,赋予年纳税1亿元以上、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企业和行业头部企业高层次人才自主认定权;将年纳税5000万元以上先进制造业企业柔性引进的高级技术研发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认定范围;为重点产业项目企业和优秀中小微企业定向配给申报名额;择优遴选一批卓越工程师,享受D类人才服务保障待遇。
实施“双百计划”支持青年科技人才。遴选一批(重点企业不少于80%)4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博士),给予10万元经费支持;遴选一批4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人才领衔的创新创业项目,给予5万-10万元支持,促使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持续实施青年创新创业行动。延续青年人才生活补贴、首次购房补贴、创业支持、人才公寓配租等政策,5年引留100万名青年人才。
对中原科技城
每年给予不低于5亿元经费支持
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方面 ,郑州市将打造人才创新发展引领区,加快建设河南省(中原科技城)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每年给予不低于5亿元经费支持,持续推动中原科技城在人才自主评价、奖励激励、综合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建设高端人才承载平台。加快创建国家医学中心(中医类),保障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对签约引进的新型研发机构给予最高1亿元经费支持;对新创建或实现优化重组进入新序列成功的全国重点实验室给予最高1000万元经费支持;对新创建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给予最高500万元奖补;对新获批成立的产业研究院,择优给予最高800万元补助,连续支持3年;鼓励支持中试基地开放共享,择优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
强化提升创新创业载体。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科技园”全生命周期的创业孵化链条,谋划培育环大学城科创孵化载体,共建环高校院所创新经济带;对新认定(备案)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专业化)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平台给予最高200万元奖补。
对A类人才领衔的团队
给予最高2000万元项目资助
在创新人才支持机制体制方面,郑州市建立人才快速认定机制,推行高层次人才认定“常态化+承诺制+容缺办”,实行快审快批、限时认定;探索人才多元评价机制,3名以上海内外同行业一流领军人才共同举荐,经评审可认定为相应类别的高层次人才;将人文社科、文化体育、基础教育、考古文博非遗、社会工作等领域人才和优秀企业家纳入高层次人才认定体系,让人才认定评价更科学、更精准。健全项目高效支持模式。
建立项目团队快速评审和高效支持机制,推行网上申报、评审,实现快速认定备案、项目申报“零跑腿”。对A、B类人才领衔的高端创业团队、高端创新团队分别给予最高2000万元、1000万元项目资助,对创业领军团队、创新领军团队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300万元项目资助。
创新人才金融支撑政策。做实“天使投资引导基金”“青年创新创业基金”,对人才项目的投资额不低于基金可投规模的50%。鼓励政府类产业基金投资人才项目,对人才企业“首投”的基金,最高按单个项目实际到位投资额的5%给予基金管理人风险奖励。探索开展科技企业创业责任保险、研发中断费用损失保险、知识产权保险、专利被侵权损失保险等新兴保险试点,为创业企业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
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建立人才编制“周转池”,实现“事业留编、企业用人”;组织实施“揭榜挂帅”研发项目,加大柔性引才用才力度;吸引省属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选派博士服务团到基层一线挂职,对服务团成员给予每月2000元生活补贴。
高层次人才首次买新建商品房
可按购房价50%给予补贴
在人才服务保障方面,郑州市着力解决人才在住房、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后顾之忧,让各类人才在郑州安身、安心、安业。住房保障方面,在郑工作的省市A、B、C、D类高层次人才首次购房且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可按购房价格的50%,分别给予不超过300万元、150万元、100万元、50万元购房补贴。采取建一批、租一批、购一批的方式,筹集40万套(间)人才公寓,建立统一运营管理系统,实现快速高效配租,打造环境温馨、功能齐全的“人才之家”。
公共服务方面,博士、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非郑户籍子女享受本市户籍学生待遇,确保各类人才子女“应入尽入”。将市域范围内的省市优质医疗卫生机构纳入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定点范围,开辟就医绿色通道。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随迁配偶按照对口相适原则予以妥善安置,暂时无法安置的给予每月5000元、最高6万元生活补贴。
社会化服务方面,建设人才数字普惠服务平台,对各类人才提供“一站式”优享服务。在机场、高铁站设置高层次人才服务区,加快创建一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将每年5月20日设为“郑州人才日”,开展全城点亮、人才主题打卡、“人才快闪”等尊才爱才系列活动,推进人才公园、人才社区、人才主题街区等阵地建设,营造招才引智浓厚氛围。
郑州筹建人才公寓20.1万套(间)
投运规模国内第一
目前,这些政策取得哪些成效?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郑州市人才总量达290万人,其中在郑合作院士88人,累计认定支持高层次人才637人。其中,围绕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和重点科创平台需求,“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引进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莱维特、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李明等顶尖人才22名。同时,充分发挥院士专家施一公、李兰娟等9名“国家中心城市特聘顾问”荐才聚才作用,先后精准靶向引进一流领军人才621名。
此外,郑州市大力吸引储备青年人才。今年,新筹集优质岗位33.68万个,建成300个“乐业小站”,开展招聘进校园、直播“带岗”等活动600余场,吸引留住大学生13.4万人,其中博士527人,硕士6733人。聚焦郑州市“6大主导产业20条产业链”,征集建立500名海内外高端人才名单和122家重点引才单位底册,引导超聚变、宇通客车、中机新材料研究院等重点单位深度对接一批高端人才。
在人才服务保障方面,郑州市办好人才工作“一件事”,实现教育、医疗等33个人才事项“不见面、网上办”,累计高效办理各类人才事项17.66万件。高标准筹建人才公寓20.1万套(间),网上最快60秒审批办理,投运规模国内第一。在已配租12批3.7万套(间)基础上,今年新增6批6474套(间)。打造40家人才驿站,线上申请、拎包入住,提供7天免费住宿。
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配偶未就业
每月生活补助5000元
此外,记者从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郑州市在支持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也对其配偶的就业安置问题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其中,郑州市印发《郑州市支持引进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安置实施办法》,首次明确高层次人员配偶的生活补助相关规定。
根据《办法》,高层次人才配偶来郑前未就业或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由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多渠道协助推荐就业。符合人才引进单位相关岗位条件的,由人才引进单位按规定程序和方式优先予以安置。对不符合人才引进单位相关岗位条件的,由人才引进单位根据配偶情况,多渠道协助推荐到有关企业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有关规定在招聘平台、职业介绍等方面给予支持。
对首次引进的A、B、C、D类高层次人才的配偶,暂时未就业的给予每月5000元、总额不超过6万元的生活补助。生活补助由高层次人才本人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并提交配偶未就业相关证明,所在单位审核汇总后报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报市人社局认定,人才专项资金予以拨付;高层次人才配偶安置工作后,应及时按程序报市人社局,不再享受生活补助。引进人才单位也可通过适当方式给予生活补助,并将人才配偶纳入就业援助范围,条件具备时优先解决其就业问题。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