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广博无垠,星光灿烂辉煌。艺术家井中月用手中的画笔描绘了一个未被人类干扰的天地世界。

8月24日,“当世界独有天地——井中月观念绘画巡展(郑州)”在郑州彩虹盒子美术馆举行开幕式。展览作品共分为三个系列:要有光、星丛、无人区,自上而下,自内而外,与现实中熙熙攘攘的人间世界分别开来。

光的叙事:探索绘画中光的独特魅力

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郭雅希

​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郭雅希担任此次展览的学术顾问。他表示,井中月以光作为创作主题,并且对光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叙事方式。这种叙事并非通过文字,而是通过绘画图像语言来展现,运用多样化的叙事手法,使画面异常丰富。

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对“闪电之光”的捕捉与表现。从天文学的角度出发,井中月冷静地记录下闪电的形态,并将其呈现在画布上。当这些不同形态的闪电之光被捕捉并组织在一起时,它们不仅仅是一系列图像的堆砌,而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力量感,这种力量源自绘画语言本身,更核心的是光的语言所带来的震撼。

此外,井中月还创造了一些主观的光,这些光并非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形态,而是他内心的缔造。例如,在某些作品中,可以看到闪烁的亮点,这些亮点可以被解读为宇宙太空的繁星,也可以被视为生物界的生命起源,甚至被放大化的海底浮游生物。艺术家通过强化色彩和放大细节,赋予了这些光点以特殊的生命力,使它们成为主观心理的映射或是光的生命的象征。每个人在观看这些作品时,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产生不同的理解和反应。

“总结而言,井中月作品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选择的魅力。艺术家的作品主题和表达方式与常规绘画截然不同,这种独特的选择引发了观众的兴趣和思考;第二,制作精良。画面制作精细且耐看,这种精致不仅仅是表面的装饰性唯美,更蕴含了深刻的内涵和艺术家内心的表达;第三,思考的魅力。每幅作品都能引发观众的回味和思考,这得益于井中月深厚的理论底蕴。他在硕士阶段学习的西方文学史、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以及美术批评等课程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四,作品的摆放与现场感。展览的现场布置和空间感设计非常讲究,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和视觉效果。”郭雅希说。

无人之境:当人类隐退世界,艺术自然的直接凝视

井中月介绍,本次展览汇聚了自己近四年来的创作精华,共展出约150件作品,作品分为要有光、星丛、无人区三个系列。三个系列的作品紧密相关,共同呈现了一个无人世界的独特视角。

井中月在采访中说:“当人类不再是世界中心时,自然界与宇宙将展现出何种面貌——这就是我想要探索的核心主题。我希望通过作品引导观众思考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人在宇宙中的位置。”

在谈及创作历程时,井中月表示,尽管他最初从事理论研究工作,但内心始终怀有对绘画创作的热情。随着知识和经历的叠加,他将自己对哲学和理论的思考融入绘画中,通过美术语言来表达内心的世界。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不仅让他实现了自我超越,也让他的作品充满了深度和内涵。

“比如这幅名叫《从天而降》的作品——我试图通过闪电这一元素,传达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感。画面中,闪电以弯曲而有力的姿态从天而降,贯穿整个画面。我特意将闪电的颜色提亮为红色,以增强其视觉冲击力。同时,我也运用了一些构成手法,如将闪电的形状与画面的整体布局相结合,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我希望观众在欣赏这幅画时,能够感受到那种被闪电击中的震撼感,进而引发他们对自然、生命以及宇宙的思考。”井中月说。

井中月还进一步解释了自己的创作理念:“我并不认同‘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的观点。我认为,艺术应该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越和提炼,能够触及人的灵魂深处,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我的作品是对现实生活深刻反思和重构的结果。”

宇宙之镜:井中月画作中的星空大地与精神追索

井中月通过描绘星空与大地这些宏大的主题,表达了对宇宙、自然以及人类自身存在的深刻思考。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再现或想象的抒发,更是一种对精神信仰的追求与颂扬。这种精神层面的追求,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端廷认为,井中月的创作体系在当今艺术界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构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觉与心灵的世界。

“他的画作,难以简单地归类于中国传统山水画或西方风景画的范畴,它们既超越了传统山水画的意境,也不同于西方风景画的直接再现。他的作品聚焦于星空与大地——这两个自古以来便引人遐想的主题,却以全新的视角和手法呈现,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感动。”王端廷说。

“首先,井中月的作品在题材上实现了创新。他选择了宇宙星空与广袤大地作为创作对象,这些元素古老而永恒,在他的笔下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他不仅仅是在描绘这些景象,更是在探索人类与自然、宇宙之间的深刻联系。这种题材的选择,不仅体现了艺术家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之心,也反映了他在艺术创作上的深邃思考与独特视角。

“其次,井中月在绘画技法上同样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他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视角限制,引入了仰视与俯视的全新视角,使观众能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去感受星空与大地。这种视角的转换,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与空间感,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世界之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

“此外,井中月还巧妙地运用了综合材料,将传统油彩与现代材料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既具有立体感又充满想象力的画面效果。这种技法上的创新,无疑为他的作品增添了更多的艺术魅力与表现力。”

馆的责任:当代艺术与城市文化的交融

作为本次展览主办方及展览地点,郑州彩虹盒子美术馆馆长原志阳谈起举办此次展览的初衷。

“将这一展览引入郑州是我们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主要是基于对本地艺术生态的考量与期待。郑州,作为一座跻身国家中心城市行列的城市,其艺术面貌的演变与未来走向至关重要。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不仅展示当代艺术的多样性与创新性,更希望能激发本土艺术家与观众的思考与共鸣。”

“回顾郑州乃至河南的艺术发展历程,老一辈艺术家在20世纪80至90年代已奠定了坚实的当代艺术基础。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艺术现象与创作方式不断涌现。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为本土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探索未来艺术发展的可能性。”

“从展览概念的沟通、场馆空间的规划、布展设计的实施到作品的运输与安装,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与汗水。最终当展览呈现在大家面前时,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了满满的成就感与喜悦。”

“民营美术馆肩负着推动本土艺术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我们不仅在展览策划上力求创新与突破,更在学术交流与合作上积极拓展。希望通过与国内外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的深入合作,共同推动郑州乃至河南的艺术事业发展。”原志阳说。

著名艺术史家、天津美术学院原美术史论系主任、教授郭雅希,著名艺术批评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端廷,著名美术理论家、中国美术馆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黄丹麾,著名策展人、艺术批评家杜曦云,美术批评家、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吴克军,浙江大学博士后、同济大学助理教授毛秋月,河南省美协顾问、河南版画艺委会主任程兆星,河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原河南省美术馆馆长化建国,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特聘教授耿强,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杨波,郑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王国建, 河南油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原周口师范美术学院院长吴京垿,河南省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原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马勇,鹤壁市美术馆副馆长、鹤壁市青年美协主席白致源,河南省油画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吴斌,郑州画院画家曹洁,杨飞云艺术基金会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办公室主任孙志义,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秦烨,艺术家方向明,郑州当代艺术家代表郭景涵,复旦大学教师文学博士洛盏,策展人、郑州彩虹盒子美术馆馆长原志阳等人出席展览开幕式。

据悉,本次展览从8月22日持续至9月6日。(正观新闻记者 彭茜雅 文/图)


统筹:梁冰
编辑:许怡童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