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广网记者调查发现,室内甲醛检测乱象丛生。所谓的检测机构可以随意更改检测结果,并通过制造“甲醛焦虑”,诱导消费者购买其“治理”产品,然而经治理后甲醛的含量也并未达标,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如今,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健康要求的日益提升,室内空气质量尤其是甲醛污染问题,备受关注。甲醛检测作为衡量室内污染程度的重要手段,本应科学严谨,但检测机构在利益驱动下的一系列违规操作,不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极端漠视,更是让消费者陷入健康安全风险之中。

此现象并非孤例,折射出整个甲醛检测行业内部秩序混乱、监管存在缺失的问题。正如报道中所提到的,甲醛检测从业门槛低,仅需要采购些仪器和配置药剂,就可以通过发展加盟商圈钱。一些企业先通过包装品牌吸引加盟商,这个品牌出事了,再换另一个品牌。先检测后治理,这种“又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做法,也反映出行业的不规范、不严谨。

面对广阔的市场需求和纷乱的行业失序现状,亟须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整治。一方面,主管部门须建立健全行业性法规,从源头上提高检测行业的准入门槛,严格审查检测机构的资质和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并明确检测标准和操作规程,杜绝“左手接检测、右手接治理”的商业模式,为检测行业提供清晰的行为准则和法律边界。同时,应加强对检测机构的日常监管检查,对违规行为“零容忍”,一旦发现即予以严厉处罚,以儆效尤。

检验检测,重在一个“信”字。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福祉,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中明确提出“服务效能、行业环境”等四大类发展目标,要“提高质量认证服务能力”,“加大认可和检验检测改革创新力度”。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的整治,才能还甲醛检测行业一片净土,让广大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

(原题为《甲醛检测弄虚作假,乱象丛生,公众健康岂容如此“忽悠”》来源 央广网)


统筹:陈若松
编辑:韩静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