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挑大梁 争先出彩

两会访谈

铆足干劲勇担当 全力以赴拼经济

聚焦国际陆港建设 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访市人大代表李金勇

“郑州正在抢抓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共建‘一带一路’机遇,全力加快国际陆港建设,不断拓展开放空间、提升开放水平。” 郑州市人大代表、上街区委书记李金勇认为,郑州国际陆港上街片区作为郑州市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综合交通物流枢纽、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示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

李金勇介绍,郑州国际陆港上街片区通过搭平台、畅通道、建枢纽、促贸易、聚产业,对外开放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正在着力建设全省重要的中欧班列集结片区、中部地区重要的大宗生产资料物流基地、全国有色金属物流集散中心,努力申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然而,郑州国际陆港上街片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瓶颈和制约。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李金勇建议,要给予郑州国际陆港上街片区发展更大支持,在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规划建设、保税物流中心和保税仓等开放平台规划布局、上街火车站建设利用、陆港物流通道建设等方面给予指导、支持,尽快推动郑州国际陆港上街片区成功申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推动领事馆片区建设 提升郑州国际化水平

——访市人大代表付鲜峰

“围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郑州国际化水平,我带来两条建议,一是持续推动郑州航空港区领事馆片区建设落地,二是持续提升新形势下城市文化传播能力。”郑州市人大代表,郑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党委书记、站长付鲜峰说。

付鲜峰说,领事馆区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也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她建议,加大郑州航空港区领事馆片区建设力度,健全国际化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主动争取国外、国际组织,国际行业性协会在郑州航空港区设立代表处或分支办事机构。同时,充分发挥航空港和国际陆港对外开放门户功能,加大跨国公司落户和国际人才的引进力度,经常性组织开展国际经贸交流活动,构建开放共享的国际化营商环境。

针对提升城市文化传播能力,付鲜峰建议,政府要加强对文化产业的规划和引导,提供政策和经济支持,打造具有品牌价值的文化活动和文化品牌,持续拓宽对外宣传渠道,多角度向世界展示郑州风土人情、文化底蕴、旅游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升郑州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

让文化遗产走入寻常百姓家

——访市人大代表李石磙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繁荣文化事业,持续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深化‘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河南作为文化大省,也是非遗大省,利用非遗工艺创新,着力开发消费端,是文化产业弯道超车的一个关键。”郑州市人大代表、河南梦祥纯银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厂技术研发总监、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李石磙说。

李石磙认为,金银器制作、剪纸、年画、玉雕、陶瓷等传统非遗技艺,要融合时代消费新需求,进行技术和工艺创新,让沉寂在博物馆里的文化遗产,变成大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生活用品、装饰品,才能滋养非遗文化和更好地传承创新。

李石磙建议,通过非遗文化创新,以博物馆、珠宝销售、美丽乡村建设与珠宝产业化为依托,构建新的产业生态,将传统珠宝首饰加工工厂,转化为工艺文化传播、博物馆展览、非遗体验和参观,满足当下人们对研学游、工业游及购物、游玩于一体制作技艺人才培养。“这样可以通过博物馆带动旅游,以旅游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创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李石磙说。

李石磙希望,加快文旅融合发展,大胆探索传统文化与非遗技艺结合,通过创新发展新方向,以实现相关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和规模化的高质量发展。

建设跨境电商总部基地 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

——访市人大代表罗冰

“跨境电商处于对外开放的前沿,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是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2023年,郑州跨境电商年交易额超1250亿元,同比增长10%,居中部第一,跨境电商已成为郑州市创新发展的一张名片。”郑州市人大代表、河南易通跨境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冰说。

罗冰表示,为促进跨境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河南省(郑州)跨境电商总部基地很有必要,这能够不断引领跨境电商企业集约发展,建设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形成集群规模效益。

罗冰说,郑州承东启西、联南贯北,区位优势明显,打造具有河南省特色的跨境电商总部基地,对带动河南、中部地区,乃至全国跨境电商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他建议,以多元化、信息化、集约化、数据化、国际化为建设理念,打造以机械、发制品、服装、耐火耐磨材料、有色金属、手工地毯等多个行业交易为主,同时集商务办公、展览展示、大数据中心、电子商务学院、共享办公孵化中心及生活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跨境电商总部基地。

罗冰认为,跨境电商总部基地的建设,不仅能够推动跨境电商整体发展,还有利于出口创汇、带动就业、塑造区位品牌、形成总部经济效益,从而拉动当地第三产业发展。

让非遗焕发青春 打造郑州文创金名片

——访市政协委员赵海亮

“郑州市域内有很多著名旅游景点,如少林寺、黄帝故里、康百万庄园等,每年接待上千万游客,但很多景点都缺乏精美的文创产品,难以给游客留下较深的印象和纪念意义。”郑州市政协委员、巩义市曌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海亮说。

非遗项目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同时,非遗项目还可以带动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赵海亮建议,由政府主管部门深入调研,以时代特点和群众喜好为基础,结合相关景区特色,确定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非遗项目,政府给予资金或政策扶持,加大研发投资,增强研发力量。同时通过主流媒体、自媒体等手段进行宣传,提升城市知名度。让非遗焕发青春,制作出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景区特色的精美产品,可以为郑州文旅增光添彩,更能为提升郑州城市形象、推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建科学标准化体系 助力医疗机构后勤管理

——访市政协委员李娟

“医院后勤管理是医院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是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意义上的后勤工作模式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增加了很多安全隐患。”郑州市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河南院区副院长李娟说。

缺乏科学严格的标准化体系,缺少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管理认证;后勤队伍员工构成不合理,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物业外包监管薄弱等,这些在李娟看来正是医疗机构后勤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李娟建议,要改善医疗机构后勤管理现状,需要建立科学严格的标准化体系,如人才储备要有长远性及规划性,对后勤人才按需制定培养、引进、交流计划,逐渐提升后勤服务人员素质;成立医疗后勤发展联盟,引导产业升级,定期开展后勤管理人员专业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提高职工的工作技能和服务水平;完善行业标准体系,规范引导医疗后勤工作,尽快出台文件或行业标准,促进医院后勤标准化体系建设,优化服务流程,保障安全生产;信息化赋能,建设智慧医院后勤综合管理平台,以人工智能(AI)技术为核心,实现对医院后勤的全面智能化管理,提高医院后勤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持续推进枢纽经济建设

——访市人大代表栗亚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跳出郑州看郑州,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找定位,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郑州市人大代表、郑州新丝路国际港务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栗亚冰表示,这充分说明了郑州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枢纽经济建设的坚定信心。

栗亚冰认为,郑州的经济体量和规模具备创新发展枢纽经济的条件,其中郑州经开区是发展枢纽经济由传统建设向智慧化科学化建设最具备条件的辖区。

如何持续推进郑州市枢纽经济建设?栗亚冰说,郑州多年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在高速发展的时段,要更加注重与国家战略、国家政策的紧密结合。栗亚冰建议,要广泛发挥政府平台作用,鼓励郑州经开区及企业申报更具有枢纽经济价值的项目到国家层面,紧密联系与枢纽经济发展相关的国家部委、协会、机构,推动更多的平台力量为郑州枢纽经济高水平建设贡献智慧。

栗亚冰认为,科技和智慧创新,是未来郑州枢纽经济创造力和影响力上升一个台阶重要因素。更高水平的创新,需要国家的认可和支持,需要国家更高水平从业人士的指导。要高度重视和强化科技和智慧创新,以强大创新力助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

加强校园周边交通治理 保障学生出行安全

——访市人大代表姜会雁

“交通拥堵一直是城市治理顽疾,学校周边的交通拥堵状况尤为突出。中小学、幼儿园又多建在小区或主干道旁边,上下学时段与居民上下班出行时段高度重合,交通拥堵现象十分突出,存在安全隐患。”郑州市人大代表、郑东新区龙腾小学校长姜会雁说。

姜会雁表示,每当上下学时段,学校周边交通压力短时间内剧增,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交叉混行,通行效率低下;部分学校周边交通设施老旧、缺少交通标识和提示标牌,机动车无序停放、多排停放问题较为常见。

姜会雁建议,政府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开展“一校(园)一策”校园周边交通综合治理专项行动,齐抓共管,保障师生出行安全与畅通;学习借鉴先进城市治理经验,将校园周边交通综合治理作为重点工作,因地因校施策,结合学校周边道路条件和学生、家长、居民的出行习惯,对症下药优化道路设施和交通组织;完善学校周边交通设施,在校园门前设置隔离设施,同步完善学生上下车区域、彩色人行横道、网格线等,提升学校周边交通安全防护水平,打造舒心通学路;结合学校周边路网结构布局,利用大数据测算交通流量流向特点,科学设置信号灯和通行规则,提升通行效率。

记者 覃岩峰 袁帅 郭涛 陈凯 王译博 徐宗福 黄余洋 李利强 见习记者 陶然 李宇航 赵冬 文/图

(来源:郑州日报)


编辑:刘婷婷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