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甲辰龙年将至,癸卯兔年接近尾声。正观新闻文化频道“拆书帮”栏目特推出“名家荐书”系列报道,邀请在文化领域具有深远影响力和广泛知名度的名家,与读者们一同分享他们在2023年读过的好书。小说、传记、哲学、散文、历史典籍、经济、社会……名家都爱看什么书?当他们聊起书籍时,他们具体在谈论什么?这些名家分享的书籍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
本期分享者为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家葵。
王家葵,医学博士,成都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教授,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业余从事本草历史、道教文献、书法艺术研究,著作多种。
《印篆里的中国》
韩天衡著,中华书局2023年出版
书法和篆刻是最具本土特色的两门艺术,20世纪的书法创作,优劣见仁见智;篆刻经营虽只在方寸之间,其成就却远超古人,对此评论家皆无异辞。自吴昌硕以来,杰出者指不胜屈,韩天衡先生也是开风气的大师之一。韩天衡先生书画印三通,篆刻尤其精绝,具体成就涉及三个印学、印艺、印话三个方面。当下是“轻阅读时代”,读者对长篇大论兴趣缺缺,韩先生这本新著,深入浅出地向大众介绍印学文化,正符合“笔墨随时代”的旨趣。
《文物中的鸟兽草木》
刘敦愿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22年出版
作者是老辈考古学家和美术史家,本书是作者研究出土物上动植物图案论文小集,有评论说:“这部著作是一本让人充满惊喜的作品,它通过解密出土古物承载的动植物元素,让人们重新回到那个久远时代里,体味人与自然的互动。”确实如此,我更注意作者图像解读尺度把握极有分寸,而且语言自带美感,完全没有考据文章的生涩。可以牵连对比的是《秦汉工匠》 (李安敦著,林稚晖译,上海三联,2023)分析传世文献功力甚深,而对器物则略有过度解释之嫌。
《本草环球记》
【荷】高晞著,何安娜主编,中华书局2023年出版
本草一直是比较偏门冷僻的学科,长期以来都是学科内的研究者自说自话,近些年隐含在本草文献中的古代文化信息受到关注,学术界也形成一股不太大的“本草热”,历史、社会、文化学者留心本草学术,这册全球视野下的本草文化即是其中的佳作。副标题“5世纪以来全球市场上的药物、贸易与健康知识生产”,已概括全部内容。因为是论文结集,出于不同学术背景作者手笔,文章风格各异,个人较喜欢关于“中国根(土茯苓)”的知识考古。
《民国书坛点将录》
邹典飞著,三联书店2023年出版
点将录虽然是游戏笔墨,仍不失文艺批评的一格,本书点评57位主要活动在民国的书法家,材料丰富,分析评骘都很到位,行文也具可读性。遗憾图例皆是黑白,而且版面也嫌拥挤,有失大社的品格。
(正观新闻记者 彭茜雅 整理)
统筹:梁冰
编辑:彭茜雅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