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献给当年“郑州市工农兵创作组”全体成员;献给曾为郑州市文化艺术事业做出过贡献的各界人士

——作者题记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1972~1978),受文革影响,政府文化系统受到冲击,文联机构瘫痪,群众文化生活匮乏。当时的郑州市文化馆为了活跃群众文艺创作,在党支部副书记兼副馆长(没有正职)张修身先生倡导下,成立了几个“工农兵创作组”,包括小说创作组、戏剧曲艺创作组、音乐创作组和诗歌创作组。


所谓“工农兵创作组”,顾名思义,其成员大多是工人、农民、和部队官兵中的文学爱好者。当然,也有一些学校教师和商店营业员。我当时才二十三、四岁,在中国第二砂轮厂做《砂轮工人报》编辑,由于工人出身又在企业工作,有幸加入其中,除参加诗歌创作组的活动外,也常参加音乐组和戏曲曲艺创作组的活动。

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军旅作家邢军纪曾经是“工农兵创作组”的活跃分子。

“工农兵创作组”的活动方式是:以文化馆从事不同创作活动的专业人员为联系人和辅导老师,组织小组成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文学创作活动,大家一起讨论修改作品,直到达到一定水平,或内部刊印,或向报刊推荐,或结集出版。在那样一个令人窒息的年代,一批文学爱好者有这样一个平台来学习、提高和展示才华,实在是一件大好事。也正因为如此,当时的“工农兵创作组”异常红火。每到周六晚上或周日,各个小组成员济济一堂,在位于河南省工人文化宫后院的文化馆低矮平房中开展活动,那场面令人永生难以忘怀。

赵富海如今是享誉国内的知名作家

小说创作组的召集人是张录和王远钧先生,骨干成员有沙发来、周西海、邢可、逢闻毅、马其德、赵富海、张秀生、蔡乾、寇云峰、肖正义、郅辉、武蒙辛、王嘉贵、徐志义、李诚、曾平等20余人。当时在一家街道小工厂做冲床工的叶文玲也是该小组的重要成员。这些人中,不少成为全国或河南省知名作家。邢可、马其德、寇云峰先后做了《百花园》《小小说》文学期刊编辑,逢闻毅、张秀生曾担任大型企业领导。叶文玲自当时写的小说《心香》获全国短篇小说优秀奖后,逐渐脱颖而出,成为省作协专业作家,作品见诸《人民文学》、《人民日报》等重要报刊,回浙江后当选为浙江省文联主席,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张录、沙发来、寇云峰已做古。

单占生如今是国内著名诗人,评论家,资深职业出版人。

戏剧曲艺组的召集人是郭春棠、李殿美先生,骨干成员有荆山(荆留套)、周西海、何天宝、刘建勋、郭治国、朱松山、张同春、耿正元、魏其升等。印象较深的是李殿美曾有一个叫做《论理》曲艺段子在《人民日报》副刊发表,在整个创作组引起反响。再就是粉碎四人帮那年,我参加戏曲曲艺组在二七宾馆举办的创作活动,根据当时市委宣传部的指示,由我和朱松山执笔,三天三夜没休息,赶写了一部纪念毛主席视察黄河的戏剧脚本《邙山日出》,被郑州市曲剧团搬上舞台,在河南省工人文化宫首演,获巨大成功。戏曲曲艺组人员中,李殿美已退休,郭治国、刘建勋、郭春棠、张同春、耿正元已做古,周西海在荥阳文联主席岗位退休,荆山在省文联《传奇文学选刊》杂志主编岗位退休后在一家大型企业办文化期刊,最近还出版了一本文集。

创作组走出的作家寇云峰先后做了《百花园》《小小说》文学期刊编辑。

音乐创作组活动由梁吉人、宋歌、赵长春先生负责,骨干成员有师延龄、李明福、张德河、邢军纪、万长海、曹中尧、聂怀发、禹国庆、阎铁锤、钱夕大等30余人,宋歌曾多次组织词、曲作者骑自行车到工厂农村采风,举办词、曲作品研讨会、试唱会,不定期出版手刻蜡版油印的《郑州歌声》音乐刊物,每期发表创作歌曲30余首。作为歌词作者,我和音乐组有过多次合作。由我作词宋歌谱曲的《煤矿工人要大干》,我作词禹国庆谱曲的《周总理来到黄河边》曾获河南省第三届职工文艺汇演创作、演出两项奖励;我作词下里作曲的《矿灯》获全国建设者之歌征集活动一等奖;我和胡振华合写的《走向广阔天地》(组歌),经梁吉人、宋歌、赵长春谱曲,在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反复多次播放,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梁吉人已逝,余皆退休。宋歌先生后任郑州市文化局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在文联主席岗位退休。张德河曾任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河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李明福曾当选为河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在棉纺厂当纺织纺织女工时期的胡振华

诗歌组是几个创作组中人数最多,也是成果最突出的。小组由余敏先生负责召集并辅导,成员最多时近40人。骨干成员有韩英、陈爱云、王剑、李金安、单占生、刘福智、马德华、王中朝、宋余三、胡振华、陈天义、胡凤琴、陈铁山、赵西岳、王家训、刘中魁、王恰至、戴玲珠、王复兴、李莉、王贵生、袁明、唐东风、肖秀清等,当然我也是其中最活跃的成员之一。诗歌组曾组织过多次深入工矿、农村的采风活动和作品朗诵会,多次请当时河南知名诗人王怀让、张庆明、李继槐和郑州大学教授何均地、省文联蓝翎等给大家辅导创作知识,余敏先生甚至冒着政治风险暗地里请当时路过郑州,到林县劳改的还没“解放”的著名诗人郭小川座谈并点评作品,使大家受益匪浅。1974年元旦,《河南日报》整版篇幅发表了我和陈爱云、赵振中等诗友的组诗《来自工业战线的报告》,引起诗歌界关注。随之,我们创作的组诗《时代的赞歌》在创刊号的《河南文艺》头条大篇幅发表,数家报刊都发表了评论。诗歌组正式结集出版过《火红的岁月》《人大擂响跃进鼓》《放声高歌迎十大》《我织彩练当空舞》等抒情诗集多部和《黄河柳》叙事诗集一部。

诗歌组的骨干成员中,后来多有成就。陈爱云曾调到团省委宣传部从事文艺工作;袁明到《教育通讯》做主编;李金安、王中朝做了《郑州文艺》《百花园》编辑;刘福智在郑州大学文学院做教授;胡凤琴是《人生与伴侣》杂志编审(正高)执行主编;单占生在黄河文艺出版社做总编辑;王复兴在省文联《故事家》杂志任主编至退休;余敏曾到《百花园》任总编辑,后调到北京国家新闻署出版科学研究所任党委书记工作至退休。值得一提的是诗歌组成员、郑州百货大楼营业员肖秀清见义勇为光荣牺牲,被郑州市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据《郑州市志》文学卷记载的史料,我曾做过分析。该史书收录的当代郑州文学界名人中,有60%以上在这一时期参加过工农兵创作组的活动。

工农兵创作组走出的荆山后来曾任《传奇文学选刊》主编,如今是享誉省会的作家、戏剧家。

从1973年到1978年,我一直在积极参加“工农兵创作组”的活动,直到1978年底我被抽调到河南省总工会宣传部创办并主编《河南工人创作》文艺期刊,继而创办《河南工人》。在这些岗位上,我自感能力游刃有余,因为我在郑州市文化馆“工农兵创作组”这篇沃土上汲取了成长的营养。1981年,我有幸参加了河南省二次文代会,不久加入了中国作协河南分会。1982年,我根据组织要求回到原单位第二砂轮厂,先后担任厂长秘书、企业管理处处长、战略处处长、厂长助理。1996年,根据工作需要,我又先后在郑州玻璃制品总公司、河南金星啤酒集团、河南万路集团等大型企业担任总经理或总裁。多项管理成果、著述获国家和部、省级奖励,被评聘为经济学研究员、国家注册高级职业经理人、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学术委员会委员、机械工业部有突出贡献经济专家、河南省政府入库管理专家。文学创作也收获颇丰,出版《红水河的歌》《中国水泥万里行之歌》《岁月里流淌的歌》(上下集)等诗歌专著多部,发表诗歌、散文、小说、评论、报告文学上千首(篇),30余次获国家、省、市优秀文学作品奖。2009年退休后,仍然参加省政府专家工作,被多家企业聘为总顾问至今。2018年,被选为河南省品牌联盟主席团主席,时下虽年近古稀,仍壮志未泯,每日笔耕不辍。特别自豪的一件事是,我担任总顾问的郑州圆方集团、陕西西建集团、河南阿利餐饮集团3家大型企业,个个风生水起、生机勃勃。其中郑州圆方集团成为全国全省非公党建典型,企业从我参与时的万把人,增加到7万人,经营收入从当时的1个多亿到现在的40个亿,集团党委书记、总裁薛荣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先进党务工作者、全国劳模、全国三八红旗手、先后10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光荣的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陕西西建集团成为陕西省的非公党建标杆、国学传承基地。河南阿利餐饮集团扭亏增盈、逆势而上,在餐饮界中式快餐领域独领风骚。

工农兵创作组诗歌组成员2017年聚会

感谢张修身老师等率先在郑州市文化馆开辟了“工农兵创作组”这片土地,在那个苍白的时代,为河南省会郑州填补了一片文化空白。感谢余敏、梁吉人、宋歌、郭春棠、李殿美、张录、王远钧等园丁的辛劳!正是他们默默无闻地用心血和汗水,为国家培育了一代宝贵人才,使他们得以在今后的社会与人生舞台上大显身手,奉献国家、奉献故土。感谢曾在“工农兵创作组”共同学习、共同探讨艺术与人生的所有创作组成员,我们曾有过在风雨飘摇年代的不平凡友情,更有过在此后几十年为国家无私奉献的记忆,虽然我们多已经或即将退休,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没有虚度光阴,我们不愧对时代!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更要携手并肩、笑迎夕阳。

“工农兵创作组”——此生永难磨灭的情结。

原载(张修身著《窝棚板话》)《河南文学》2019-4

2018年原工农兵诗歌组成员胡凤琴(右一)王守安(右二)戴玲珠(左一)与早期文艺期刊《河南文艺》主编李继槐在济源参加文化活动。

作者简介:王守安:河南滑县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经济专家,国家注册高级职业经理,河南省政府入库管理专家,河南省品牌联盟主席,河南省品牌研究会书记,郑州圆方集团、陕西西建集团、河南阿利餐饮集团总顾问。

曾任大型企业集团总经理、总裁,中国作协原河南分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郑州作协原常务理事,郑州诗词学会副会长,《河南工人创作》《河南工人》《郑州企业》原主编。中国大别山五句头民歌传承人之一。1973年在《郑州文艺》发表处女作《邙山抒怀》至今,发表诗歌3000余首,小说、散文、评论、报告文学300余篇。有《红水河的歌》《中国水泥万里行之歌》《岁月里流淌的歌》(上下集)《伟大的阻击》等10余部诗集出版。曾获河南省社会科学奖,河南省优秀文学作品奖,全总“建设者之歌”评选创作一等奖,《河南日报》“河南诗会”创作一等奖,河南“烟城杯报告文学”一等奖,河南省离退休干部原创诗词大赛一等奖、郑州市优秀文学作品奖。诗集《伟大的阻击》2020年4月出版后被誉为中国首部抗疫史诗。2021年11月获郑州市“优质高产诗人”称号。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