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支撑好“天眼”系统建设,实现对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违规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快速发现和处理,并为全省各行业提供统一的数据底板,打造全省数字经济新优势,7月17日,“河南一号”卫星出征仪式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标志着河南省“天眼”系统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河南一号”是河南省与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首颗遥感卫星,投入使用后,将实现河南省全域亚米级高分辨率影像高频次覆盖,高标准打造全方位、多要素、全覆盖的卫星监测预警体系,满足全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住建、水利、农业、文旅、应急等行业遥感影像应用的广泛需求,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杜清华,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宣明参加出征仪式,共同为“河南一号”卫星揭牌。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二级巡视员、副主任毛忠民主持出征仪式,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处处长宋新龙参加出征仪式。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河南省遥感院、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相关人员参加出征仪式。

杜清华在致辞中表示,河南省人民政府对卫星遥感应用及产业化发展高度重视,为解决卫星遥感数据供应瓶颈,实现河南省全域亚米级高分辨率影像高频次覆盖,授权河南省自然资源厅与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建和发射“河南一号”卫星,支撑河南省“天眼”系统建设,满足全省各行业对遥感影像应用的广泛需求。此次“河南一号”卫星出征仪式、双方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对推动河南省高标准打造全方位、多要素、全覆盖的卫星监测预警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杜清华希望,双方要强化成果的应用,充分用好“河南一号”卫星工程的成果,针对“天眼”系统应用、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水利、应急等核心需求,发挥长光卫星在卫星技术和应用领域的优势,促进国产卫星更好地服务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促进遥感卫星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政策、技术、人才优势,结合河南省良好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推动“互联网+”卫星、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在河南省规模化应用和产业落地。要进一步加深合作,基于河南省现有卫星应用基础、科研院所和长光卫星技术力量,在遥感影像自动解译等方面加强技术合作,以高频率、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应用为抓手,共建河南省卫星应用体系。

宣明在讲话中表示,长光卫星将以“河南一号”发射为契机,针对河南省各领域的需求,发挥在卫星技术和应用领域的优势,充分利用好“河南一号”和“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工程的成果,促进国产卫星更好地服务河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河南省“天眼”系统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河南省省长王凯在2021年11月1日省政府第137次常务会议上提出了发射“河南一号”遥感卫星的指示,刘玉江副省长在2022年2月25日“天眼”系统建设专题会议上明确了“高清数字影像制作和亚米级卫星影像双月度更新同步开展”的具体要求。省自然资源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省领导指示精神,组织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等单位进行了大量前期工作。“河南一号”遥感卫星投入使用后,一是可实现全省优于1米卫星影像每两月覆盖一次,将更好地满足违法违规问题及时发现、突发事件及时响应、自然资源保护监管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数据需要。二是实现海量遥感影像数据自动化加工处理、智能化监测应用、信息化分发服务等。建立与“河南一号”遥感卫星建设后相匹配的加工利用和应用服务能力,支撑高频次加工处理和分发共享。依托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现有能力,升级遥感专用数据处理系统,建设遥感智能解译与变化检测系统和云支撑环境,形成遥感数据自动化加工、智能化应用的省级遥感云计算中心。基于统一的遥感数据支撑体系,建立遥感应用服务平台,实现全省遥感影像分发共享网络化和云平台服务社会化。三是形成横向到边覆盖政府各行业管理部门、纵向到底贯通市县乡的遥感应用服务体系,实现全省遥感影像数据开放共享。建立健全遥感应用体系,打通省、市、县(乡)遥感应用链条,形成遥感数据全省共享、遥感技术服务社会各行业的应用格局。着力推动遥感影像广泛分发服务,使遥感技术应用进入行业主体业务和地方综合治理体系,提升政府数字能力。

“河南一号”卫星出厂后,将转运发射场,并于今年8月上旬择期发射,随后与在轨的54颗“吉林一号”卫星组网,为农业、林业、资源、环保、城市建设以及科学试验等领域提供更加丰富的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星座数据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据悉,杜清华一行于16日下午到达长春,前往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参观调研了卫星的研发、生产、组装等生产线,并就卫星应用和深度合作进行交流。(资深媒体人:王红闯)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