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建利/文

一直以来,我在想着一个问题,经历过解放前的人为什么把黄岗寺叫做黄岗桑。再说了两个字之间也不为切音。就在去年,我还以为是和白马变蚕化龙的故事有关,到最近的研究发现,其中掌故并不像传说那样浪漫凄美。

黄岗寺和郑州地区其他的地方一样,比如:齐礼阎读作:“齐连”、耿河读作:“干河”,佛岗读作:坟儿岗。这种发音,是久而久之乡民们叫转的吗?不能不说有这种可能。但是里面一定有一个深刻的历史原因,例如苦难悲惨的历史,而这些历史只是已经隐没在岁月的长河,不被人们所知。

黄岗寺过去是民国郑县政府永康区政府治所,过去村内土寨一座,椭圆形,有寨门,上书“黄岗寺寨”四个大字。由于西南一带,黄岗寺寨最大,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成为各种军事力量竞逐的场所。我的祖母经常回忆:“来黄岗寺的当兵的不断头,今天一拨明天又一波。喊着让村民腾房子,行动慢了就得挨打。人走了,不能拿走屋里铺盖什么的。”奶奶经常提冯玉祥,爱护老百姓。还提到过阎锡山和蒋介石。这些人来了,老百姓吓得跑到寨外,四处乱躲。

黄岗寺寨内住过冯玉祥和蒋介石的人马,也住过日军。中国人喊日本人是“老日”。日本人喊人是这桑和那桑。比如小野桑李桑、史密斯桑。看到黄岗寺的人就喊“黄岗寺桑”,意思是“黄岗寺人”。老百姓听成了“黄岗桑”。日本人看到黄岗寺人说:“黄岗桑的不杀,黄岗桑的好好做苦力!”

黄岗寺战役后,国军撤走,大寨沦陷,老日在寨内胡作非为。撵狗逮鸡是常事,看见漂亮媳妇更是追逐嬉戏。妇女们吓得边跑边嘴里不停地喊“黄岗桑!黄岗桑!黄岗桑!”老日听到“黄岗桑”有时也会有所收敛。因为加固寨墙,修葺房屋,运送物资还是离不开,逼急了害怕老百姓“生乱”,甚至投靠抗日力量,对己大大的不利。所以不是老日对老百姓多好,而是对乡民“怀柔”只是为了百般提防。

黄岗桑一词成为谶语:黄岗寺战役后,国民革命军八十一师获得“黄岗寺大捷”,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相当惨烈。日本联队长及其290余人在黄岗寺北寨门阵亡。

黄岗寺村民回忆:战事结束以后,金水河西黄岗寺老寨内外尸骨如山。清理的时候还发现武器弹药。我曾问:“黄岗寺战役的时候,寨内啥情况?”被问老人说:“听说要打仗了,都跑到寨外躲去了,里面啥情况谁知道呢!”又问:“取得胜利了,名字还叫黄岗寺大捷,你们可知道?”回答是:“只知道场面惨烈,死了很多人。”躲在王庄村的人看到老日投掷炸弹,生生把齐礼阎寨炸平。齐礼阎人没个屋子,也没地方去,住到了庄家地,难民棚户连成一片,成为“凄连”。老日对齐礼阎之所以打击力度巨大,因为那里有个国军弹药库。小李庄有个国军的军需物资供应站。

村民回忆:“老日一共三次攻进黄岗寺寨。”有一次,日军火烧黄岗寺,一片火海,战火甚至蔓延到西边邻村王庄。我爷爷说一圈房子全部着火,只有他住的房子没有点着,原因是我爷爷被赶了出来,他们住了进去。老日撤走,都从庄稼地试试摸摸回来,居然发现祖屋完好,也算奇事。

老日制造火烧黄岗寺的同时,还疯狂地制造了“黄岗寺惨案”,村里留下了好几个骇人听闻的事件。其中一件就是“桌子地下抓住村民”、“给国军烙馍支持抗战撤退后被老日摧残杀害”。志书记载的是留海事件。大致情况如下:老日要来了,乡民四处躲藏。刘海留河一块随着躲避战火。哥俩本身可以躲过灾难,却可惜一点粮食,忘在家里。为了不落入老日手中,两人一起回家进门,背出粮食。刚出门,进寨的老日看见了,紧追慢赶,吵着喊着要捉活人。留河背着粮食,呼啸而来的子弹打在粮食袋子上,撒了一路。幸亏脱险活命。刘海年纪小,跑得慢,也可能受伤。最终没有逃出西寨门,被割耳破腹西寨门洞里。最初,家人不知,还是后来老日走后,有人回来发现后告诉留河的。

还有一个事件,日军把黄岗寺村民集中一起,押往齐礼阎,关在一个民房里,并堆好柴草。日军想放火烧死里面的人,但自己却不去动手,还出坏主意:“谁动手烧死其他人就放了谁。”结果没有一个人动一动。日本上官继续耍坏心眼,看到一个妇女,把洋火递给她,要她动手,不动手要她先死。妇女手吓得颤抖着双手擦亮洋火。没想到事情发生了戏剧性变化,“我们”的人来了,老日撤走。一屋子人得救了。这个事情是我老姑讲述的。最初她还是学生,站在在十八里河公社万人控诉大会上发言,现场受到雷鸣般的掌声。

老日投降的以后,一个个变成了绵羊。我爷爷说:“老日很实心!”大致意思是脑子一根直弦,没有弯弯。投降以后,可悲可笑,想法讨好村民百姓,生怕村民把他们对待村民的一套在“复制”到他们身上,所以一切诚惶诚恐。我爷爷回忆:“老日做好饭后,首先端到房主面前,说你的咪西咪西”。不只对我爷爷,看到其他人都说:“黄岗桑咪西!”

直到解放初期,即上世纪五十年代,黄岗寺一段,修郑密路的时候,还挖出了累累白骨,成车往别处运送。这是我爷爷上世纪生前亲口告诉我的。我爷爷说,改革开放,当时是中日交流“蜜月期”,日军老兵还组团千里迢迢到黄岗寺“悔罪”,收到黄岗寺大队领导接见,当然一同前来的还有市内各级领导。我爷爷有过抗战经历,也成为受访对象之一。

如今,解放前有过抗战经历的人越来越少了。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是老奶奶到黄岗寺寨沟内看戏随口说出的。另外一次,是在黄岗寺教学的侯寨的中学老师说:“过去老人喊附近地名齐连、干河、黄岗桑,一个比一个难听!”何止呢,他们历史深处,却有着一个比一个悲惨的痛苦经历。如今黄岗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