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3日下午,中牟县益奉社工5名长城志愿者先后到县林业局家属院、县化肥厂家属院,走访看望参战老兵、离休干部杨宏昌、韩学义,为他们送去油、米、米线、豆腐皮等慰问品,向他们致以崇高敬意和新年祝福。

两位老人回忆当年炮火纷飞的岁月,与战友一起并肩作战的战斗场面,仍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杨宏昌,1925年出生于安徽省阜阳县行流区柳河村。1945年到国民党胡宗南部当兵。1948年在进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宜川战役中被俘后,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先后任某部5团战士、班长、排长,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1年的战争烽火,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56年由朝鲜回国,转业到河南省中牟县,现为中牟县林业局离休干部。

作为第一野战军的一员,杨宏昌追随彭德怀将军,全程参加了解放大西北和抗美援朝战争。身经百战,多次立功,数次负伤,至今后背仍留有一颗子弹尚没取出。

当时国民党打着抗日救国的旗号,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拼命扩大武装。他们一方面成立招兵大队,各个城市、集镇都设有招兵站。一方面对地方分派名额,强行抓兵,群众都叫抓壮丁。杨宏昌弟兄五个,父母都是本分的庄稼人,自然成了地方豪绅抓兵的重点对象。二哥、三哥都先后被抓。四哥和杨宏昌整天东躲西藏,一听说抓兵就拼命地跑。眼看在家确实待不下去了,就只身出走,逃到河南靠卖苦力混饭吃。当时真不想当兵,因为当兵就是卖命,哪怕逃荒要饭也不愿去。

当然混饭吃也不容易。军阀、土匪当道,加上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犯,整个社会一片混乱,民不聊生,饿殍遍野。那时的人啊,连一只蚂蚁都不如。20岁的大小伙,连一口饭都混不到嘴里。那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万般无奈,回家也是被抓,干脆就在河南周口的国民党招兵站,以两块银元卖身当了兵,那是1945年。

杨宏昌当兵不久,日本鬼子就投降了。头天还耀武扬威的日本兵,第二天一缴械,随即就像放了气的皮球,垂头丧气。当了兵,就算有了饭吃,也没咋训练,就开始北上“剿匪”。国民党称共产党是“共匪”,污蔑共产党如何杀人不眨眼,整天喝人血吃人肉不吐骨头,像阎王爷一样让你怕。因此,光知道共产党藏在北边的大山里,非常吓人。也不知道往哪儿剿,为啥剿,就知道跟着走。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真是稀里糊涂。当时进延安,一路下来,没放一枪一炮。宿营的地方就在宝塔的下边。别说共产党,就连老百姓也都不知去向了。没有饭吃,就找了一口锅支起来炕馍吃。在延安驻了十多天,后来又向北到米脂等地,连一个共产党员也没看见。老百姓都跑光了,进村抢些吃的东西就走。整天东冲西撞,转来转去。

到了1947年,听当官的说“共匪”全部逃到了黄河边上。部队又从陕北一路南下,于1948年到达黄河边上的宜川、洛阳,谁知正好钻入八路军设下的布袋阵。被俘后才听说,共产党发动的宜川大战,一仗就打掉了胡宗南的30万人。这30万人其实没有被消灭,因为当时就没怎么打,当官的一说咱们投降,就投降了。投降后要说起来现在人可能不信,就是集中起来,宣传动员,重新排队,就又参加了阻击国民党马鸿逵部疯狂反扑的洛川大战。

共产党确实伟大。你别看就那一次动员,杨宏昌第一次见到了共产党,他们也是人,并且就像亲人一样。他们先让当兵的控诉过去。在家如何受苦受穷,当国民党的兵后如何受当官的打骂。那时谁都有一部血泪史。一提过去遭受的欺压,尤其提到那些仍在家不知死活的亲人,当兵的一个个声泪俱下,恨不得立刻就杀回家乡,杀尽那些欺压百姓的土豪劣绅。共产党讲的道理很明白,让受苦人过不下去的原因就是官僚、军阀、土豪的压迫。要砸碎这万恶的旧社会就要靠我们穷人拿起枪,跟着共产党打天下。

杨宏昌第一次知道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我们是干什么,来自哪里,要当什么样的兵。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是老百姓的子弟兵,要解放天下的受苦人。我们都来自穷苦的老百姓,当兵就要当这样的兵,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及一切军阀、土匪,为人民打天下,让穷苦老百姓都过上种有田,住有房的和平日子。

洛川大战,使杨宏昌真正感受到了血与火的战斗的残酷和惨烈。记得当时部队据守的山坡下面,正是马鸿逵的主力部队。杨宏昌所在班在山的半坡一个塄坎下,他是机枪手。敌人黑压压的成群结队冲过来,杨宏昌和战友们就拼命地扫射,接连打退敌人的轮番进攻。战斗整整打了三天三夜。你冲过来,我杀过去,战士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怕。一个战友倒下了,倒下就倒下了。阵地上被打死的人就像麦田里收割后的“麦个儿”。枪炮声振得耳膜胀痛。周围的土被子弹打得“扑扑”响。那也不知道多想,只要人还在,就要打下去。一颗子弹“啪”的一声从杨宏昌的腋下穿过,衣服穿了一个洞,表皮受伤,杨宏昌连吭都没吭,就又继续扫射。

为了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我军撤出了战斗。然后一昼夜行军140多里。在一个叫李家坡的地方向敌人发起猛攻。那一仗,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就又上来了啦。硬冲!敌人凭借有利地形,据险顽抗,部队伤亡惨重。关键时刻,杨宏昌的团长(他是安徽人,但不知道叫啥)帽子一摔,夺过身边一名战士的机枪,大喝一声“跟我上”率领战士一举冲上了坡顶,消灭了负隅顽抗之敌,夺取了战斗的胜利。整个洛川大战,实际就是西北战场的战略大反攻。历时半年,涉及陕、甘、宁、晋、豫五省,彻底打垮了以胡宗南、马鸿逵为首的部队。具体地点已记不清了。

我军追击溃败的国民党兵,冷不防一颗流弹射中了杨宏昌的后背。当时正在往前冲,竟然没感觉到痛。直到战斗结束,战友们发现杨宏昌后背的棉衣被打烂了一个洞,这时后背才感到了火辣辣的痛。卫生员检查后说:“侥幸是一颗射程末的子弹,穿破棉袄钻人了皮肉。”卫生员消毒包扎后完事。杨宏昌也没当回事。那一仗,虽然他负了伤,但一天也没离开前线。至今留在后背的这颗子弹,成了杨宏昌对这场战争的永生记忆。

洛川大战以后,伴随着全国的战略大反攻,一野迅速挺进甘肃、青海、新疆。杨宏昌那时已经多次立功,并加人了共产党,由班长提升为排长,全程经历了大西北的解放和剿匪作战。新中国成立时,我军攻打兰州后,在青海剿灭了马鸿逵、马步芳部队流亡的土匪。

1950年,杨宏昌跟随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杨宏昌所在的部队从鸭绿江边一直打到了朝鲜的“三八线”,直到板门店,美帝国主义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为止,杨宏昌于1956年回国,转业到河南省中牟县参加了新中国的建设工作。

韩守义,辽宁省海城县望台乡唐家洼村人,1931年6月16日生,汉族,贫农出身,文化程度为初小。1948年5月参加革命,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生南征北战,忠党爱国,曾随部队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直到解放海南岛,多次荣立战功,获得战斗英雄称号。

1952年12月,韩守义转业至华南垦殖局开拖拉机,后分配至华南橡胶厂担任第三分队党支部书记。1953年2月,调至国营中牟农场担任拖拉机手,先后担任机耕队长、修配厂厂长、酒厂厂长等职务。1970年调至中牟县化肥厂,担任四车间副主任,党支部委员,主抓生产管理工作,先后任钳工组组长、仪表组组长、焊工组组长等职务,1991年光荣离休。

1931年6月的一天,在辽宁省海城县望台乡唐家洼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又一个男娃出生了,他就是韩守义。那时,祖上一直靠种田为生的韩家,到了韩守义父亲这一代,已经穷得连地也没有了,只有靠给地主家打工维持生活,一家人缺吃少穿。韩守义的出生更是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作为兄弟中排行老二的韩守义,从来不知道饱餐一顿的滋味。自古以来,都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正因为此,才长到七八岁的韩守义,就开始为地主家放牛喂羊,没有活的时候就跟着大人去沿街讨饭。

就这样的日子也没维持多久,由于贫困交加,韩守义的爹妈生下弟弟后就先后撒手人寰,兄弟三个便跟着爷爷和姑姑过日子,一家老的老小的小,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兄弟几个都瘦得皮包骨头。“小时候天天挨打,日本飞机在天上轮番轰炸,只有在家里挖个洞钻进去不敢出来。”韩守义回忆说。

“天无绝人之路。”1948年5月,八路军辽南154师五团在村里驻防,在韩守义家居住的连长王铁信和指导员宁德天住在了韩守义家里,见韩守义家穷得实在可怜,便问他愿不愿意参军,韩守义一听高兴得一蹦老高:“愿意!愿意!”就这样,当时还不满17岁的他就满口答应,毅然决然地跟着部队去打国民党,去打蒋介石,一心要为天下穷苦大众打江山谋幸福。

由于从未出过远门,韩守义十分不舍爷爷姑姑和自己的兄弟,但生性要强的他拿出三尺男儿的气概,一一辞别家人,但在转身离开家乡时,他止不住默默流泪……那时候,正赶上辽沈战役之前,部队除了行军就是打仗。战四平,攻锦州,打长春,一仗接着一仗,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韩守义一到部队就积极投入战斗。由于韩守义身体瘦小,个子还不比步枪高,组织上很照顾他,最初把他编入炮兵连,和几个战士一起负责一辆炮车;后来又把他调到了步兵连,当上了一名机枪手。

如今回忆起那几场战役,尽管几十年的时间都过去了,但韩守义都能说得清清楚楚,其中让他最难忘的就是那场黑山阻击战。

黑山、大虎山是北宁、彰武两条铁路的交汇处,又有公路相互交错。黑山以西,山高势险,难以逾越,大虎山以东是沼泽地,水网交错,不宜大军行动。1948年10月15日,八路军攻克锦州后,廖耀湘率领的国民党军西进兵团,看到继续西行没什么指望,退回沈阳又怕共军半路截杀,就打算由新立屯南下,经黑山大虎山以东撤往营口,以便从海路逃离东北。而我东北野战军下定了全歼廖耀湘兵团的决心,首长命令部队开往黑山、大虎山,选择阵地,构筑工事,决心严防死守,并向全体将士动员说:“要想打好这一仗,不咬咬牙是不行的!现在野战司令部首长看着我们,各兄弟部队也在看着我们。打好了就是全东北的解放,又消灭掉了蒋介石的十万大军。要打不好,十万敌军就要逃入关内,我们就对人民犯下了滔天大罪!”当时提出的口号是:“死守黑山,抗击敌人,与阵地共存亡!”

廖耀湘以为我军兵力不多,一天之内拿下黑山不成什么问题。10月23日早晨,国民党先头部队向黑山、大虎山发动了攻击。我军与敌人短兵相接,子弹、手榴弹打光了,就用石头与敌人搏斗。他们把决心写在枪托上:“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不喊,宁死不屈。”就这样部队一直坚持到黄昏,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10月24日清晨,国民党又以四个师的兵力,五个炮团的火力向我黑山、大虎山阵地发起了全线攻击,一天时间接连发起了五次激烈攻击,但在我军的顽强抵抗下未能前进一步。接连的攻击失败,让廖耀湘恼羞成怒,不得不甩出了他的王牌军新6军,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占领黑山走廊。

10月25日是黑山阻击战打得最残酷的一天,廖耀湘集中了五个师的兵力、全部重炮火力,发射了近万发炮弹,发起了数十次的强烈冲锋,战斗进入白热化状态。韩守义所在的连队120名战士只剩下了20多人,所在的排只剩下两个人。当时一枚弹片从韩守义的头顶穿了一道沟,鲜血顺着脸颊往下流,战友劝他下去,可他斩钉截铁地说:“下去?你叫我下哪儿去,这就是我的阵地,我们不是说人在阵地在吗!”韩守义撕下一片衣服包了包头,一直坚持到战斗结束,才和战友们一起撤出阵地。

三天的阻击战,黑山前沿硝烟弥漫,尸横遍野,廖耀湘的新6军被我军彻底歼灭了,后来廖耀湘也成了俘虏。据后来的统计,国民党军伤亡8000多人,被俘6000多人,我军也付出了4000多人伤亡的惨重代价。从那时开始,我军便开始流传一句顺口溜:打仗就打新6军,吃菜要吃白菜心。

黑山阻击战结束以后,韩守义所在的部队又参加了攻打营口的战斗,紧接着就随着第四野战军大部队进关了。入关之后,我军一路上势如破竹,平津战役、解放安阳、解放郑州、渡江战役,一直打到海南岛,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解放了。

经历了无数次战火的洗礼,韩守义已经由一个瘦弱不堪的农村青年成长为一名坚强的解放军战士。他也于1949年8月光荣底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通讯员、副班长。据军功证明记载:韩守义在南下的路上,除了打仗以外,还经常帮助挑夫挑担子、挑油桶;每到一处宿营地,他都主动给新战士打铺,热情帮助战友,遵守当地群众风俗习惯,表现十分优秀,因此也就一次次立功受奖。

海南岛解放以后,韩守义所在的部队又奉命到广西参加剿匪。那时候,国民党军队中被打垮的散兵游勇很多,大多顽固分子都逃进大山深处,和当地的国民党政权、特务等势力勾结起来,残害山区百姓,破坏新生政权,和逃往台湾的国民党政权相呼应,不顾垂死挣扎,企图对抗我解放大军。

据韩守义介绍,由于这些国民党残余势力大都是亡命之徒,因此进山剿匪和正规战役比起来,其实并不轻松。再加上敌人躲在暗处,我们出现在明处,敌人盘踞在深山老林,熟悉地形,我们的战士进入深山,人地两生,有时候在山沟里搜索两三天还找不到一个敌人,甚至还会遇到敌人的突然袭击,可以说非常危险。

直到今天,还让韩守义记忆犹新的是那次“抓舌头”经历。为了摸清匪徒的真实情况,连长王铁信、排长宁德天和韩守义三个人想去匪巢抓一个俘虏,没想到敌人的防范特别严密,一不小心竟然误入敌人火力点阵地,连长和排长都先后受了重伤,韩守义顾不上敌人猛烈的火力,赶紧把连长背在背上进行转移,可连长却说:“小韩啊,你一个人先走吧。”韩守义说:“连长,只要有我在,就不会丢下你!”把连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之后,韩守义又返回去解救排长,但敌人的火力太密集了,想一个人冲进去是根本不可能的,只得听从连长的命令,迅速回去向上级报告,请求部队支援。在返回的路上,韩守义又遭到敌人一阵猛烈的射击,把手中冲锋枪的木托都打得粉碎,可他快速前进,回到连队指挥所时,已经累得倒在山坡上起不来了。由于韩守义及时送信,当天夜里战友们终于把受伤的连长和排长救了回来。

每次说到这次惊心动魄的经历,韩守义都会哽咽不止。自从把连长排长送往后方救治以后,韩守义再也没有见过他们,但从此却没有一天忘记过他们。韩守义说,他有很多战友都从南征北战中闯了过去,却在十万大山的剿匪战场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剿匪结束后,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解放了,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进入到恢复生产阶段。1950年9月,韩守义被抽调到广西军政干校,参加了半年的文化学习后,又随部队开到雷州半岛,在当时的华南垦殖局学开拖拉机,在这个普通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两年。

1953年5月,韩守义响应党的号召光荣退伍,转业到河南省国营黄河农场。先后担任机耕队队长、机修厂厂长、酒厂厂长等职务,期间曾跟随匈牙利专家和苏联专家学习农业机械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在转业后不久,他经人介绍认识了开封本地姑娘李春萍。两人一见钟情,于1954年结为夫妻,在中原成立了自己的家庭,共生育三男一女。几十年来,无论生活多么困难,韩守义从不想组织伸手,默默无闻,自力更生,努力教育培养子女成才,还送自己的小儿子光荣参军。

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1970年,中牟县化肥厂开始建设,韩守义又被调到化肥厂工作,先后任车间主任、党支部委员,主抓生产管理工作,同时还担任过钳工组组长、仪表组组长、焊工组组长等职务。无论做什么工作,他都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积极发挥自己的每一分光和热,因此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

韩守义从一个贫苦的农村娃参加了八路军,加入了共产党,跟随部队由祖国的东北挺进中原,打到了海南岛,又打到了大西南。一路走,一路打,究竟打过了多少仗,他记不清楚;有多少活蹦乱跳的战友牺牲在战场上,他数不过来。

数十年来,每到逢年过节,韩守义都会专门祭奠他的战友们,怀念他们的点点滴滴。韩守义说,他们也有父母,也有家人,他们为了全国人民的解放,抛开了他们的父母,远离了他们的亲人,却没能看到新中国的成立,没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

韩守义常常对家人对孩子们说:今天的幸福生活确实来之不易。当你享受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吃喝讲营养、穿戴讲高档的幸福生活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繁荣昌盛的新中国,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如今,韩守义老人在中原生活了六十多年,虽已九十一岁高龄,但身体健朗,为人乐观,热心助人,和老伴一起幸福快乐地独立生活。

两位老兵的故事给志愿者带来很大的心灵震撼,大家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武海燕表示,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艰苦奋斗,勤奋工作,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马沂峰 魏秀勤)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