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在不少人看来,几公里外的集市是个特殊的存在,在繁华热闹之下,充满了各种未知的风险。

小的时候我总幻想,要是自己家村子的打谷场就是一个集市那该多好啊。各种卖吃食的、卖衣服布匹的,热热闹闹,就算什么也不买,去看看也好啊。

这可能因为最近的集市离我家也有两三公里,在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这个距离对一个孩子来说,还是有些远的。更何况村里人去赶集,总有一种不可名状的自卑感和恐惧感,总是担心在集市上会发生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事情。

这不是一种无端猜疑,而是客观存在的事情。若干年后,等自己在城镇、县城、大都市都生活过后,就可以通过回忆去清晰把握和分析当初的这种特殊心理。村里人赶集,无外乎三个目的,卖东西、买东西、看热闹。按现在的常理,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怎么会有自卑感和恐惧感呢?要想明白原因,只有回到当时的情景中去。

在那个年代,村里人除了外出打工外,没有其他获取零花钱的手段,外出打工还仅限于成年男性,女人、老人和刚结婚的年轻小伙子一般是不出去的。可家里生活必需的那点油盐钱是少不了,光指着男人在外打工也不行,何况有的人家还不让男人出去。这个时候,卖粮食是唯一的选择。

每逢赶集的时候,总能看到三三两两的人群悠闲自得地往集市上走,中间往往会有一个人肩膀上扛着一点玉米或者小麦。用老家人的话说,这是去粜粮食。这种现象虽然常见,可并不是主流文化所认可的。老一辈庄稼人把粮食看得很金贵,除非遇到迫不得已的事情,一般是不卖粮食的。也许他们被曾经的饥荒岁月吓怕了,总觉得粮食放在家里才踏实,“手中有粮,心里不慌”,那些因为一点小事就粜粮食的都是败家子。

年轻人从小受老一辈耳濡目染的影响,对粮食也是有几分敬意的。可在过日子上,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更高一些。老一辈有盐就行,油几天吃一次也行。年轻人则不行,醋、酱油、香油、糖等调味品,样样不能少。粜点粮食去换这些东西,还是说得过去的。不过看着长辈们犀利的目光,不少人还不是那么理直气壮。可也有些和公公婆婆直接闹掰了的,把粜粮食当成一种发泄手段,每次赶集都带一点去,气得公婆直翻白眼。

可无论什么原因,小镇上总是买方市场。你大老远拿过来,又急着换钱,难道会背回去不成?这种情况下,价格会被压低,称重时会被做手脚,还有的奸商会提出粮食不干,得扣半斤之类的要求。千百年来,卖农产品总是这样的,虽然没有叶圣陶先生《多收了三五斗》中写得那么赤裸裸,可始终要忍受某种剥削。有人愿意争执两句的,就能多卖点钱,有人不愿意多说话的,可能就少一些。无论多买少卖,心里总是有些不舒服。

这是卖东西的情况,买东西稍微简单点,可获得的体验感往往差不多。那个时候的商品经济并不发达,各类市场监管也不到位,小镇上做生意的人特别会察言观色,看到乡下来的人,总会选择一种恰当的方式与你交流。看准你必须买的东西,基本上不和你讨价还价。觉得你买不起的东西,摸都不让你摸。如果遇上特别热情推销的,要么那个东西买回家没什么用,要么是价格质量均有问题。

除了油盐等常用的东西,其他东西都可以砍价。如果你不会砍价,价格有的时候会虚出一倍都不止。许多人买完之后才知道上当受骗,可又不具备找人家理论的能力,往往是吃个哑巴亏。有的心眼小的,回家能够气得躺好几天,就像生了一场大病一样。

对于一些不善言辞的人而言,站在小镇的集市上与那些商贩讨价还价,简直就是一种煎熬。有的人甚至觉得有点没面子,把这方面的事情全委托给妻子。要是买贵一点的东西,比如过年前给孩子们买新衣服,不少人就更紧张了,直接邀请社会经验丰富且能说会道的人来帮着挑选。作为在北京上学的大学生,我就曾经被托付帮一个孩子买过新衣服,虽然不怎么会砍价,可应该有一些自信。

现在我特别能理解自己的淳朴的乡邻在集市上买东西的情形,夹杂着担心、恐惧和羞涩的感觉。在村里他们也许敢说敢笑,可到了集市上都变得矜持和谨慎起来,往往显得憨厚木讷。这是若干年前的情形,现在基本看不到了,年轻人常年外出,各种商业资讯又非常发达,大家都变得能说会道起来。

对于村里人来说,除了卖东西和买东西外,闲逛也是有一定风险的。小偷小摸时常有,有人刚把粮食卖了十几块钱,一转眼就被人顺走了。还有的人忙着看热闹,往人多的地方挤,挤着出来后,发现衣服口袋被划开了,里面的钱都丢了。这样的故事听了一遍又一遍,仿佛不是进行安全教育,而是让人们对集市产生了莫大恐惧。

最邪乎的是听说有些北山来的小伙子,手法并不娴熟,或者说根本没有手法,盯上你后直接伸手去掏钱。这种方式最可怕,他们往往是几个人一起,已经很难分辨是偷和抢夺了。春节前打工回来的人最害怕这种情况,往往不敢带太多钱去赶集。那几年社会治安确实差,后来这种情况就少了。

现在想来,站在农村看镇里的集市,就是一种繁华、神秘又有点充满危险的地方。习惯了熟人社会的人们,既向往那种热闹繁华,又担心自己不能应对不可预知的一些风险。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我当年就是这种感受。

后来到县城生活了六年,慢慢习惯了县城的一切。再回到镇里的时候,觉得小镇是那么的小,几乎也是一个熟人社会了。最近十几年,生活在北京,看惯了大城市的林林总总,再思考老家镇里的集市,觉得挺有意思的,竟然让我不断回味。

从某种意义上说,城镇集市是城市和农村的一个交汇点,既有商品经济的初级形态,又有农村熟人社会的密切交往,更有思想认识的强烈碰撞。不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已经慢慢具备了城市的一些特征,小城镇成为城市化的桥头堡,越来越多的农村人移居到城镇生活,曾经熟悉而陌生的集市再也不会有陌生感了。

城市绝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人们聚集在一起生活,公共服务有保障,商品交易可选择,思想交流无障碍,文化活动更丰富。这是古往今来人们普遍向往的,都希望从城市生活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忘了是谁说的,城市化首先是人的城市化。当年生活在村子里的我,距离镇里只有两三公里,距离县城只有二十多公里,距离省城只有一百多公里。距离上并不遥远,遥远的恐怕是思想上的认知和情感上的认同。

老家村里的孩子们现在肯定不会有我当年的心态了,他们得益于便利的交通和发达的资讯,几分钟就能抵达镇里,半个小时就能到县城,手机可以联通全世界。他们可能再也不会像我当年那样,梦想着村里的打谷场就是个集市了。

人要是过于忙碌了,总喜欢去回忆一些唯美的东西,这也是一种精神补偿吧。我就常常如此,喜欢从记忆中去寻求点旧时光的点滴,以抚慰日渐荒芜的心灵。——喜欢请关注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