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的时候,镇里只有一家新华书店,坐落在全镇的中心位置。逢集的时候,街上人来人往,书店里却十分安静,只有几个人在里面默默地看书。

二十多年前,在老家想买本书还是比较困难的,全镇只有一家新华书店,傲娇的占据着主街的中心位置。那里是我心中的圣地,总想着能在那里多待会儿。

镇里的单位并不多,除了供销社之外,就是镇政府及其下属的七站八所了。新华书店算是比较另类,不用整天和村里的泥腿子打交道,也不用担心有没有顾客前来,只要按时开门关门即可。

里面的书似乎也不多,但足够我这样的小孩看了。也许因为母亲是老师的缘故吧,她在赶集的时候总是喜欢带我进去转一圈。具体忘了第一次是什么时候去了,只觉得这个地方不错,窗明几净不说,躲开了外面的嘈杂的人群,可以安安静静地读点书。

作为书店,是不能不让人读书的,更何况是新华书店这种国营书店,本身就具有提供阅读空间的功能。每次我和母亲过去,都会找两本书过来看看,买不买先不管,心无旁骛地读一会儿才是最舒服的。

书店的几位营业员仿佛没有表情,你走进店里,他们往往连头都不抬一下。你来回隔着柜台找书,他们也不会过来招呼,直到你提出要看什么书了,他们才面无表情地把那本书拿过来,让你先去试读。在现在人看来这有些冷漠,可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起码要比供销社里那些售货员的态度要好得多。所以我对他们是心怀敬意的,能够持续提供读书的机会。

说实话,那家书店并不大,只有三间房子,里面摆放的书籍也不多,但门类还是比较齐全的。母亲先后在这里给我买过一本诗集和一本儿童读物,父亲也给我买过一本郑渊洁的《西游记》。后来也买过好几本书,印象不太深刻了。但和这些买回来的书相比,那么些没有买回来的我记得更清楚。

对于读书的人来说,自己的书往往不着急去读,而借别人的或者在书店里看到的,则必须马上读完。记得有一次看我看到了一本书叫《平原枪声》,内容其实挺复杂,可曲折起伏的情节太吸引人了,让我站在那里看了一个下午。那个书店没有专门供人阅读的地方,新华书店算是宽容的,放了几张凳子。不过看书的人都不喜欢坐,站在那里翻阅,似乎效率更高。

可当年的阅读速度实在是太慢了,想在一两个小时内读完一本书简直是妄想。杂乱的名字和离奇的细节搞得我眼花缭乱,真的恨不得买回家去细细品读。可翻阅了一下定价,竟然要十几块钱,就不好意思给母亲提要求了。母亲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在我们要离开的时候她突然停住了,返回柜台去给我买这本书。可那天她带的钱不够,凑了半天也没有能把那本书买下来。母亲感觉很不好意思,答应我说下一次逢集一定给我买了。

母亲后来确实没有食言,在下一次集市上真的就给我买了。我拿着书很高兴,自己不停地翻阅,恨不得赶紧拿回家去看。那个平时不苟言笑的营业员阿姨竟然笑了,不知道是笑我可爱,还是笑我傻。我当时理解她笑的是善意的,天天与书为伍的人,应该是喜欢阅读。

后来母亲总带我去这家小书店,先后买过很多本书。有的时候我觉得有点贵了,母亲都会告诉我,书是一种特殊的东西,你如果觉得它贵,就多看几遍,钱自然就花得值了。有了母亲这句话,我总是把买回的书看上好多遍,不少故事自己都能给别人复述出来了,这才觉得心里不亏。

上了中学去县城后,见过更多的书店了,可去逛的机会则不多了,从里面买书的时候更少。后来来到北京,各种大书店应有尽有,我也喜欢自己去逛,每次都买一些书回来。可我总会想起当年在镇上那个小书店看书买书的情景,似乎总是期待还能有那样的机会。

好久没有逛书店了,似乎都觉得有点陌生了。想起了小时候的故事,突然觉得稍微惭愧,找个周末,真的好好去逛逛书店,不能辜负了北京这个买书读书的好环境。——喜欢请关注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