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65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3万。面对日益突出的养老问题,营山县始终秉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多方参与、统筹发展”工作思路,联动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开展敬老爱老活动、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帮扶困难老年人等举措,扎实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切实保障老年人生活与权益,让“夕阳红”焕发别样光彩。
集中供养 织密康养保障网
10月26日,新店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一片欢声笑语。营山县晨光公益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早早到场,摆上坝坝席,开展“欢歌庆重阳 笑语暖夕阳”的慰问活动,与老人共迎重阳节。餐桌上,香甜可口的糯米饭、清炖营山黑山羊、肥而不腻的烧白……“九大碗”香气四溢;舞台上,文艺表演精彩纷呈。老人们一边欣赏节目,一边品尝美食,笑容满面。

志愿者还同步开展志愿服务:为老人剃须理发、足部护理、院坝清扫,忙得热火朝天。随后,大家为近期过生日的老人举办集体生日会,老人们双手合十许愿,共同分享生日蛋糕,场面温馨又祥和。
“近期,我们还将陆续前往其他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慰问。”县晨光公益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张俊锋表示,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此类活动就是为老人送去温暖,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关怀。
在乡镇,像新店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这样的集中供养场所,营山共有18所,有效解决了周边老人养老难题;县城内,2023年完工投用的县级养老服务园区规模更大、设备更全、功能更完善,可提供医疗救护、心理疏导、全日陪伴等服务。
“我们引进营山益寿养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和久善老年养护院,由县养老服务中心统一指导管理、机构自主运营。”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不仅配备完善的体育健身设施,还设有多种功能室,方便老人开展文体活动。
“老人的食谱提前一周制定,每日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确保吃得饱、吃得好。”营山益寿养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小华说,居住环境同样贴心,每间宿舍均配有空调、电视、热水器、独立卫浴等设施,部分宿舍还安装了地暖。此外,中心内设二级甲等专科医院,开设内科、老年病科、康复科、精神科等专科,老人就地即可获得专业医疗救治。

近年来,营山县加速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成1个县级养老服务园区(县康养中心);整合保留18家交通便利、功能完善的乡镇敬老院,持续投入改造提升资金将其全部转型升级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在太蓬、大庙等乡镇试点建设村级养老互助站。截至目前,全县已有7家民营养老机构完成登记备案并正常运营;县民政局还联合部分乡镇中心卫生院、街道社区等建成7所养老服务综合体,在城区设立8个老年助餐服务点。
“我们积极争取资金,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对经济困难失能老人进行集中照护,为失能特困人员提供托管照护服务。”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透露,2024年,全县仅发放特困供养金和80周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近7500万元,为老年人生活筑牢保障底线。
多元活动 老年生活有滋有味
10月28日,营山老年大学声乐班培训现场,清脆的钢琴声响起,60余名老人紧盯简谱,专注练习《在水一方》高低音声部融合。“这是我们举办的第三届声乐班。”老年大学校长王怀全介绍,自2018年开设声乐班以来,已有120余名老人顺利毕业。
据悉,该校在县内聘请3名初、高中音乐教师,每周二、周四授课,内容涵盖乐理知识、演唱技巧及普通话培训。经过三年系统学习,老人们基本能达到大学声乐专业二年级水平,部分学员还具备音乐作词、作曲能力。

熊建国是首届优秀学员代表,他创作的《最勇敢的人》传唱度颇高,音视频登陆“学习强国”等国、省平台展播;另一作品《塔楼钟声》则还原营山风土人情,展现当地儿女昂扬风貌,凭借悠扬旋律与接地气歌词,在绥山大地上广为流传。“在老年大学,我不仅学到新知识、结交新朋友,更找到了晚年生活的乐趣。”熊建国表示,将继续坚持文艺创作,用更好的作品回馈社会。
“声乐班毕业学员对音乐事业热情高涨,我们会将他们推荐到营山县老体协天颐合唱艺术团。”王怀全说,每逢重大节日,总能看到该合唱团老人登台献艺的身影。
“营山县老体协天颐合唱艺术团是县老体协直属分会。”县老体协副主席王福初介绍,协会还组建了门球、钓鱼、乒羽、棋牌、拳剑歌舞五个项目分会,各分会每个月都会开展不同的比赛活动。
10月27日,笔者在县老体协活动室看到,老人们围坐麻将桌前,认真分析牌局、谨慎出牌——这是棋牌分会每月组织的竞技麻将预赛,年底将决出冠军,参与县委老干部局与县老体协联合举办的决赛。

“县委老干部局每月都要举行门球、川牌、桥牌、竞技麻将比赛,月冠军在年底进行决赛,如今每旬有活动,四季有比赛,年度有决赛。”县委老干部局副局长钟兴春表示,与县老体协联合举办的决赛已进行16年,不仅老干部可参与,社会老人也享有平等参赛权,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社会和谐,赢得老人们一致认可与好评。
“县委老干部局、老年大学、县老协、县老体协等搭建各类交流平台,吸引众多老年人参与,既锻炼了身体、怡情益智,又丰富了晚年生活,实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县老龄委相关负责人说。
银龄志愿 书写奉献新篇章
10月28日,营山县老年志愿服务大队正式成立。该大队由县乡村振兴协会、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老年人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4支志愿服务队组成,围绕“助力乡村振兴”“关心关爱青少年”两大主题,发挥老年人经验与智慧,推动老年志愿服务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在乡村振兴、社会公益、社区关爱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持。
近日,由县乡村振兴协会、县关工委联合发起的营山县“渌井助学金”发放仪式,分别在营山中学、力帆光彩小学举行。此次共为营山中学毕业在读优秀大学生、渌井镇户籍优秀大学生、营山中学2025级高一新生及力帆光彩学校品学兼优中小学生等发放助学金20万元。
发放仪式结束后,笔者找到退休老干部、县乡村振兴协会会长、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宁幼康,打听起这次捐资助学的细节。宁幼康说,今年年初,他结识了渌井镇乡友、四川信睿合康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光耀。谈及家乡教育发展时,邓光耀了解到县乡村振兴协会与县关工委长期致力于家乡教育事业,当即表达回馈教育、反哺家乡的意愿,双方一拍即合,邓光耀慷慨出资20万元助力家乡教育发展。
宁幼康介绍,今年该县在捐资助学方面动作频频:除此次发放“渌井助学金”20万元外,9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为10个突发困难家庭发放助学金5万元;年初“暖冬助学”活动中,为300名县内学子发放助学金近10万元。“目前,我们正筹备今年年底的‘暖冬助学’活动,计划再为300名学子发放助学金约10万元。”
“我们不仅给予孩子们物资帮助,更注重红色精神熏陶。”宁幼康说,今年的“五老”宣讲团深入老林小学、化育中学、城关中学等城乡学校,开展“两德”精神宣讲。作为主讲人,他以《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为题授课;7月初,县关工委组织80名县域学生开展夏令营活动,带领他们先后前往营山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仪陇县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及张思德纪念馆,讲述红色历史,在孩子心中播下红色种子,叮嘱他们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红色信仰、赓续红色血脉。
县乡村振兴协会的关怀不仅覆盖学子,还延伸至农业产业发展领域。
今年9-10月,因持续降雨,营山县登超农牧专业合作社的多处田埂垮塌。协会了解情况后,宁幼康带领志愿者前往现场核实受灾情况,确认后立即拨付2万元用于合作社恢复重建。“非常感谢协会的帮助,让我渡过难关,重新燃起农业生产的信心与热情。”合作社负责人周登超感激地说,合作社前后整治了400多亩撂荒土地,此次设施受损,协会的资助给他解了燃眉之急。
宁幼康带领县乡村振兴协会、县关工委广泛链接社会资源、积极争取资金,在学子成长、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倾注心血,以扎实工作成效赢得社会广泛认可,荣获第十二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称号,这是对他发挥余热、倾力奉献的最佳褒奖。

据了解,县老协、县老体协、县老年大学通过组织丰富文体健身活动,让老年生活多姿多彩;县乡村振兴协会、县关工委为学子成长、乡村振兴汇聚力量;县老促会积极收集革命史料,编撰多册反映革命老区红色历史的书籍,致力红色文化传承;县老科协则发挥退休老科技工作者智力优势,为县域科技改革、科学知识普及与学术交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县内涉老组织与老年志愿者凭借威望高、心肠热、号召力强的优势,主动作为、实干担当,不仅为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搭建平台,还心系营山经济社会发展,在各领域作出了积极贡献。”县老龄委负责人表示。(郭明)
供稿:南充绸都在线全媒体中心
iPhone版
Android版
快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