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瀚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说起披萨,相信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必胜客,这家快餐巨头从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了不少国家披萨消费的代名词,然而就在最近必胜客在英国大面积关店的消息传来,让人不禁想问巨头必胜客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必胜客在英国大面积关店
据央视财经消息,由于英国本地运营公司已进入破产管理程序,连锁餐厅品牌必胜客在英国的68家堂食餐厅将永久关闭,预计将影响1200多名员工的就业。
必胜客品牌全球母公司——百胜餐饮集团20日宣布,将通过救助协议保住64家堂食餐厅,确保业务平稳过渡。必胜客堂食餐厅近年来一直处于困境之中,能源价格飙升、劳动力短缺以及外卖业务的崛起,令传统堂食餐厅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
必胜客是比萨专卖连锁企业之一。1958年,法兰克·卡尼和丹·卡尼两兄弟在美国堪萨斯州威奇托创立首间必胜客餐厅。1990年,必胜客进军中国市场,在北京开设第一家餐厅,目前已进入中国30余年。
不过,中国的披萨市场发展速度较快,据36氪研究院发布《2025年中国披萨行业研究及消费趋势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披萨市场规模在2024年已达480亿元,预计到2027年将突破771亿元,2022年至2027年年均复合增速高达15.5%。

二、巨头必胜客到底是怎么回事?
近年来,全球知名连锁餐饮品牌必胜客在英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面积关闭门店的消息引发了市场的热议,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这件事呢?
首先,客观来看,当前整个世界市场对于餐饮企业的经营难度显著加大,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剧,导致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空前提升,从而对餐饮企业构成了系统性压力。在这一宏观背景下,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长停滞,非必需消费支出被大幅压缩。餐饮作为典型的“可选消费”类别,首当其冲受到冲击。消费者不再轻易为“品牌溢价”买单,转而追求性价比更高的用餐选择。这种消费行为的转变,直接压缩了传统连锁餐饮企业的利润空间。
对于必胜客来说,其定位介于快餐与休闲餐饮之间,价格高于麦当劳、肯德基等标准快餐,但又缺乏高端餐厅的体验价值。在经济下行周期中,这一“中间地带”恰恰最容易被消费者抛弃。当家庭预算收紧时,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更便宜的替代品或在家烹饪,而非在必胜客花费数十英镑享用一顿披萨。这种需求端的萎缩,是必胜客在英国关店潮的根本背景,也是全球范围内传统连锁餐饮品牌普遍面临的“增长天花板”。

其次,具体到英国必胜客而言,当前最大的问题是能源价格飙升与劳动力短缺的双重夹击。近年来,由于地缘政治紧张、供应链中断以及环保政策趋严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英国的能源成本急剧上升。天然气、电力等基础能源价格的高企使得餐厅运营成本大幅增加,尤其是那些依赖大量能耗设备的连锁餐厅。
与此同时,英国劳动力市场也出现了严重短缺的问题。脱欧后的移民政策收紧导致外来务工人员数量锐减,而本土劳动力又难以满足餐饮业高强度、低薪酬的工作要求。人力成本的上涨叠加招聘困难,使得必胜客传统的经营模式,即依靠标准化服务和大规模扩张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策略难以为继。高昂的固定成本与不断攀升的变动成本共同蚕食着企业的利润,迫使管理层不得不重新审视现有的商业模式。
第三,这些年英国的外卖市场也在蓬勃发展,这对以堂食为主的必胜客构成了直接冲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移动支付手段的便捷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通过手机应用下单订餐,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这种消费习惯的转变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用餐方式,也重塑了整个餐饮行业的竞争格局。新兴的外卖平台凭借灵活多样的选择、快速高效的配送服务以及频繁的促销活动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吸引了大量原本属于传统堂食餐厅的客户。
相比之下,必胜客等传统餐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相对滞后,未能及时适应市场变化,导致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外卖市场的崛起不仅分流了客源,还加剧了价格战,进一步恶化了行业生态环境。

必胜客的案例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常胜将军,只有持续的创新改变自己,拥抱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主动求变,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发展路径。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任何企业都不能固步自封,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变革,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江瀚视野
江瀚官方正观号
iPhone版
Androi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