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草木为媒,铸青春之魂。”10 月 23 日,南阳医专原创文学思政课《本草诗话》精彩开讲,线上线下参与师生达万余名。

学生站 C 位:构建育人新格局

本次思政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将讲台交给学生。8 名学生从被动的聆听者,转变为主动的思考者、讲述者和传播者。他们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内涵巧妙结合,从石榴 “

多籽同心 的形态特征,引申诠释民族团结的精神内核;从荷叶 “清热利湿” 的药理特性,传递医者清正廉洁的职业操守…… 每一味本草都成为思政教育的 “活载体”,让抽象的精神理念变得可感可知。

“南阳医专探索‘1+3N’思政课程群改革育人特色新路径,原创思政课的最大特点就是突出价值引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杜晓平教授在听评课后说道。

内涵升华:文脉匠心映初心

整堂课的最终落脚点是立德树人。在对本草的深度解读中,主讲人进一步挖掘其背后蕴含的精神价值,让文化文脉与济世情怀相互映照,实现思政内涵的升华。

奉献如 “桂”,医者仁心。桂花 “不与百花争艳、默默释放暗香” 的特质,诠释了医者甘于奉献、坚守平凡的伟大精神。

“艾草” 守护,传承创新。艾草驱邪避毒、扶助健康,在千年时光中始终助力防瘟抗疫工作,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火棘” 如火,奋斗不息。火棘耐贫瘠、固水土、经冬不落的特性,象征着扎根祖国大地,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

这种 “以药喻德、以诗传情” 的方式,不仅重温了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更让 “医者仁心” 的理念在师生心中扎根。

强化互动:创新模式获赞誉

本次课程打破传统思政课讲授模式,主讲人将思政大道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小叙事,注重互动交流,适时邀请学校关工委老同志代表点评,让课堂氛围更活跃、教育效果更扎实。

参与师生纷纷表示:“用本草讲透了文化之根与精神之魂,听得懂、记得住、有共鸣!”“这堂课既有专业厚度,又有思想温度,让人惊叹、惊艳又敬佩!”

作为南阳医专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又一次重要尝试,《本草诗话》思政课开创了专业与思政结合、文学与思政结合的新形式,为有效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不断开辟新路径。

(通讯员 刘鑫 供稿)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