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野县概述
新野地处河南省西南部,县域总面积1062平方公里,辖8镇5乡2个街道,107万亩耕地。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出口牛肉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棉纺织名城、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新野区位独特,资源丰富。新野地处郑州、西安、武汉三大都市圈的地理核心,处于宛襄两大副中心城市的中间节点,有利于向北围绕南阳副中心城市向心发展,向南融入汉江生态经济带协同发展。新野境内高速、国道、省道纵横交汇,距郑万高铁邓州东站仅13.8公里,唐河复航、白河通航、邓桐高速、南襄高速等项目正在实施,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更加凸显。新野拥有省批9.52平方公里的先进制造业开发区、6.2平方公里的肉牛产业化集群示范区,营商环境连续两年稳居省市第一方阵,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的载体平台完备。
二、总体经济运行分析
从GDP总量来看,2023年新野县GDP为315.3亿元,在南阳市下辖11个县(市)中排名第3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41位。
从GDP增速来看,2023年新野县GDP增速为4.1%,和河南省持平,但低于南阳市0.7个百分点,在南阳市下辖11个县(市)中排名第11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45位。
从人均GDP来看,新野县人均GDP超过南阳市,但低于河南省平均水平。2023年新野县人均GDP为53630元,相当于南阳市的112.1%,相当于河南省的89.3%,在南阳市下辖11个县(市)中排名第4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39位。
三、分产业经济运行分析
(一)产业格局与发展方向
新野工业基础良好,主导产业特色鲜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 185 家,培育形成了以新纺公司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产业规模位居全省首位;光电电子信息产业以鼎泰高科公司为龙头,形成了以PCB微钻针、电路板、光学模块、能源模块等多环节配套的产业链;玩具制造产业“从无到有”,全产业链快速发展,着力打造“玩具制造之都”。
新野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肉牛产业是全国首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豫西南肉牛产业集群),蔬菜素有“南新野、北寿光”之称,是豫西南最大的花生交易集散地。
(二)产业结构分析
新野县一产占比较高,2019年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三次产业结构转变为“三二一”。2023年三产结构表现为20.8:22.9:56.3。
(三)工业发展情况分析
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来看,2023年新野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3.1%,低于南阳市2.9个百分点,低于河南省1.9个百分点,在南阳市下辖11个县(市)中排名第11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72位。
(四)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
新野县服务业增加值逐年增长,2023年为176.0亿元,在南阳市下辖11个县(市)中排名第4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37位。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来看,2023年新野县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为5.5%,在南阳市下辖11个县(市)中排名第7位,在河南省下辖102县(市)中排名第18位。
(五)重点企业分析
1.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年产高档织物用纱22万吨,服装面料1.6亿米,年销售收入61亿元,利润4亿元,经济效益连续20多年位居全国棉纺织行业前列和全省同行业第一位。
2.南阳鼎泰高科有限公司,是广东鼎泰高科的子公司,是一家专门研发生产销售钻针、槽刀、铣刀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PCB线路板钻孔工艺,涉及3C、PCB、汽车、光电、模具等领域。2020年鼎泰高科的PCB钻针销量跃踞全球第一位,全球市场占有率19%,成为线路板行业微钻领域全球龙头供应商。
3.明迪玩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主要研发、设计、生产、加工、销售益智类积木玩具,是新野县打造玩具产业园的龙头企业。2019年底投产后,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利税400万元。
四、财政收支分析
从财政收支总体情况来看,2023年新野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2.0亿元,占南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1%,在南阳市下辖11个县(市)中排名第9位,在河南省下辖102县(市)排名第77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37.7亿元,占南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4.6%,在南阳市下辖11个县(市)中排名第10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排名第76位。
从人均财力看,2023年新野县人均一般预算公共收入为2052元,相当于南阳市人均一般预算公共收入的67.3%,相当于河南省人均一般预算公共收入的44.6%;在南阳市下辖11个县(市)中排名第7位,在河南省下辖102县(市)排名第72位;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6457元,相当于南阳市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7%,相当于河南省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7.3%;在南阳市下辖11个县(市)中排名第10位,在河南省下辖102县(市)排名第76位;从财政自给率看,新野县财政自给率低于南阳市和河南省财政自给率。2023年新野县财政自给率为31.8%,低于南阳市3.5个百分点,低于河南省9.0个百分点;在南阳市下辖11个县(市)中排名第4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第56位。
五、金融业发展分析
新野县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逐年增加。2023年金融机构存款年末余额为426.7亿元,占南阳市比重5.8%,在南阳市下辖11个县(市)中排名第6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排名第42位;金融机构贷款年末余额为215.3亿元,占南阳市比重5.1%,在南阳市下辖11个县(市)中排名第7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排名第46位。
从存贷比看,2023年新野县存贷比为50.5%,在南阳市下辖11个县(市)中排名第8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排名第66位。
从人均存贷款来看,新野县人均存款余额在省市的排名均处于中游。2023年新野县人均存款余额为73147元,在南阳市下辖11个县(市)中排名第5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排名第30位;相当于南阳市人均存款余额的95.2%,相当于河南省人均存款余额的71.6%;人均贷款余额为36904元,在南阳市下辖11个县(市)中排名第4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排名第47位。相当于南阳市人均贷款余额82.3%,相当于河南省人均贷款余额的43.6%。
六、居民收入分析
从居民收入看,2017年以来新野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省排名处于中游。2023年新野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565元,在南阳市下辖11个(市)中排名第2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32位。相当于南阳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9.4%,相当于河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5.4%。从居民收入增速看,2023年新野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6.1%,低于南阳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0.9个百分点。
分城乡来看,新野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南阳市和河南省处于上游水平。2023年新野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066元,和南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持平,相当于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99%;在南阳市下辖11个县(市)中排名第5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29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975元,和省市水平基本持平。在南阳市下辖11个县(市)中排名第2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30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约为1.9:1,在南阳市下辖11个县(市)中排名第1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36位,2008年以来城乡收入差距整体上逐步缩小。
七、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来看,2023年新野县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大幅下降,增速为-10.9%,低于南阳市16.7个百分点,低于河南省13.0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下降4.8%,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4.1%;民间投资下降13.2%,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80%。
八、社会消费分析
从社会消费情况来看,新野县社消零总额在2019年大幅下降。2023年新野县社消零总额为108.3亿元,在南阳市下辖11个县(市)中排名第7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55位;人均社消零为18565元,在南阳市下辖11个县(市)中排名第8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58位。
九、人口规模分析
从人口情况看,新野县城镇化率水平在全省县域中排名处在中游,人口流失率接近30%。2023年新野县常住人口为58.3万人,占南阳市常住人口的6.1%,在南阳市下辖11个县(市)中排名第5位,在南阳市下辖11个县(市)中排名第5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56位;城镇化率为48.2%,在南阳市下辖11个县(市)中排名第6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44位。
十、公共服务分析
从教育情况来看,2023年新野县有小学94所,在校生57781人;初中25所,在校生42904人。从医疗卫生情况来看,2023年每千人床位数为5.0张,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为4.0人。
十一、县域发展特色——玩具制造产业
2018年以来,新野紧抓沿海玩具制造业向内地转移的有利机遇,以实施返乡创业工程为抓手,拓展招商渠道,助推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集模具开发、生产加工、电商销售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玩具制造之都”的轮廓越来越清晰。预计到 2025 年玩具产业总产值达50亿元,2035年达到100亿元。
一是大力实施返乡创业工程。新野县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新野县回乡创业优惠政策》等扶持政策,对返乡创业企业在税收、用地、信贷、厂房租赁等多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实行产业链招商,明确一名县委常委任玩具制造产业链链长,建立健全专门的玩具产业招商队伍,紧盯重点区域、重点人员,大力开展乡情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初步显现。
二是注重产业集群化链式发展。成立玩具行业协会,在行业研究、政策咨询、行业标准等方面为玩具企业提供指引;瞄准广州、东莞、汕头等地,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引进玩具用电机、五金配件、包装、模具等项目的同时,将本土的锂电池、光学镜片等配套企业纳入产业供应链,形成玩具研发、设计、模具、电商、物流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三是不间断常态化开展玩具产业招商。新野县主要领导多次率领招商团队赴汕头、上海等玩具产业的前沿地区开展招商对接洽谈活动,并积极做好承接谋划。特别是谋划在新野县建立150亩左右的玩具产业园区,集模具服务、注塑机装备、玩具生产企业、电商销售平台为一体,为打造中部玩具制造之都提供完备平台。
截至目前已吸引以明迪玩具为龙头,包括星梦科教、中跃科技、祥宠玩具、暴龙玩具在内的18家玩具企业落户新野,带动3000余人务工就业,产业集聚效应持续显现,发展态势蓬勃向前。
十二、综述
新野县是典型的平原县,经济体量在省市处于中游。产业结构上,一产占比相对较高,围绕肉牛、蔬菜、花生等农业主导产业和林果花卉、中药材、黄酒、猕猴等优势特色产业,构建“3+N”产业体系。财政支出在省市排名靠后,财政自给率较低。金融存贷比在省市排名近年来不断下滑,经济活跃度有所减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省市排名中处于中等位次,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城镇化率省市排名中处于中等位次。
新野县应继续深化纺织服装、光电电子信息、玩具制造等传统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产品升级等方式,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加强产业规划布局,通过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策支持等措施,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园区,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继续巩固和扩大畜牧业的发展优势,特别是肉牛、蔬菜、花生等特色产业,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广科学养殖技术、加强疫病防控等措施,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