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领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6周年,76年来,每年的十月一日都是中国人民最期待、最开心、最喜庆的日子,每个人都想拿出自己的成就、荣誉或经过奋斗而获得的硕果,作为金秋的礼物,敬献给伟大的祖国。身为一名从部队退休多年的老兵,今年的国庆日,我也要以饱满的激情,写下一首《祖国颂歌》。

在这普天同庆的节日里,和我一样为祖国唱响赞歌的人肯定不少,无论他们是用通俗的唱法还是民族的唱法,无论唱的是美声还是民间小调,我坚信每一首歌都是发自肺腑的心声,歌声里肯定有山的巍峨,有海的壮阔,有田野的宽广,有丰收的喜悦,有百姓的欢乐。

但当我们深情地唱起一支支赞美祖国的悠扬旋律时,你可知道,祖国意味着什么?

我想,祖国不只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词语,祖国不只是一个笼统抽象的概念,祖国也不仅仅是一首优美动听的颂歌。在每个人的心中,祖国肯定是不同形态的存在,正是这不同的形态,才组成了丰富多彩、至高无上、魅力四射的祖国。

曾经在北京郊外的万里长城上,我问过一位来自边疆的年轻的少数民族兄弟,祖国是什么?他诧异地望了我一眼,仿佛是对我问话的不解,又仿佛突然间心潮激荡,被高原的太阳晒得黝黑的脸庞上,透出特有的明亮的红光。他转过头去侧望着雄伟蜿蜒的长城,一字一顿地说,祖国是我的家,是我们少数民族温暖团结的大家庭。简短的两句话,把他和他们对祖国的理解及情感,真挚而朴素的表达了出来。

我曾在南方的大海边,问过一位整天与风浪搏击的水手,祖国是什么?他抬手撩开一绺被海风吹乱的头发,面向大海沉思了少顷,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提问,而是对着大海又像是对我喃喃诉说,如果一名水手离开了风狂浪猛的大海,那他还叫水手吗?即使仍然称呼他为水手,还能名副其实吗?水手永远是属于浩淼无垠的大海的,正是大海赋予了水手存在的价值。虽然他的话有点答非所问,但我从他那海浪一样雄浑深邃的声音里听出来了,在他心中,祖国就是赋予他生存价值的海洋!

一次,我到一个偏远的深山兵站去采访,兵站里只有一名老兵和两名新兵,在海拔很高又很荒芜的兵站,三个人有时寂寞得只能爬上山顶上去数星星,更不要说经常大雪封山,高寒极端的天气随时都威胁着生命。记得当时我问过一位来自大都市的新兵,为什么要参军?他回答为了保卫祖国,我又问道,祖国在你心中是什么?脸庞稚嫩的新战士话语不多,他拍拍胸前锃亮的钢枪,神态憨厚地指指头顶的天空,又望望脚下的山峦,大声给我朗诵了一首他自己以祖国为题写的诗:

在梦中,祖国是母亲的微笑。

在心中,祖国是我守卫的山岗。

在蓝天上,祖国是那明净的阳光。

在沃土中,祖国是万物不尽的营养。

手握钢枪,祖国是我坚定的信念,

从一草一木中,我都能看到您微笑的脸庞。

朗诵完毕,他腼腆地笑了笑说:“这是我个人对祖国的理解,也许有点狭隘。”

面对这个从中原大地上走来的青年战士,我被他的纯洁真诚的情感打动了,我想无论多么世俗的人,在我们这样的战士面前都会被感化的。他的理解多么具体,多么博大,这就是战士忠诚依旧、奉献永远的高尚情怀。在他们心中,祖国就是天空,就是大地,就是他们守卫的一草一木,甚至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土。祖国在他们心中,他们也把自己融进了深深爱着的祖国里。

我想不需要再去询问了,因为每个人站位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心中都有一个具体化了的祖国,这个心中的祖国,在时时刻刻给予他们拼搏的胆略,奋发的力量,美好的向往和生活的欢乐。

常听说那些走出国门的人,无论他出于什么原因,不管他走到什么地方,也都时时刻刻忘不了自己的祖国。

我有位在大学教书的年轻朋友,由于工作关系认识了几位日本人,便一心一意要跟他们到日本去,不顾学校和家人劝阻,他毅然辞职去了日本,实现了自己的意愿。谁知到日本三个月,就给学校写回一封懊悔不已的信,说他在那里只是一个被人瞧不起的三等公民,为了生计不得不去背尸体,洗盘子,当男佣,还经常遭人白眼受人欺负,什么脏活苦活都干过,倍感屈辱。最后在校方的多方努力下,使他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告诉我,一走出国境就有一种失落感,像一只离岸的小船,失去了方向和力量,在异域祖国就是自己远离的家乡,就是魂牵梦萦的地方,就是缠绕在心头的剪不断扯不开的愁绪。这思绪就象风浪中的纤细的绳索,使你在日夜飘忽不定的游荡中死死地抓住他,仿佛一松手就有一只魔掌伸来把你掳进无底的深渊。

我没出过国,没有亲身体会过他这种揪肝拽胆的心情,但我离开过家,那年我刚从学校毕业,带着十八岁的绚丽梦想走进了军营,没想到军营单调枯燥的正步一走就从心底产生了爱恋,一走就走了四十三年。四十三年的摸爬滚打,四十三年的风餐露宿,四十三年的铁马金戈,四十三年的骄傲与荣耀,也曾经有过超越自我的自豪,也曾有过立功受奖的喜悦,也曾有过比武被淘汰的失意,但入伍时母亲为我送行的一句话,我一直清晰地记得:“孩子,在外作难了就回到家里来,种咱的地。”我离开家便没有再回家,是因为我一直生活在祖国这个大家庭里,即使曾有过困苦和烦恼,也都在战友情的手臂搀扶下走过来了,这手臂有首长的帮助,有组织的关怀,有老兵和班长的照顾。一切的一切我都把她看成是祖国的爱护,这并不是我在有意牵强附会,只因为头顶闪耀着祖国不含杂质的阳光,无论我站在哨位还是在边境线上巡逻,祖国的春晖都照在我的身上,暖在我的心间。

刚刚过去的九三大阅兵,我想每一个有爱国心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并留下一生的记忆,那震撼人心的步伐,那刀切一般整齐的排面,那笔直的线条,那不差分毫的脚步,那一张张刚毅英俊的脸庞,那傲视苍穹、直视未来的清澈明亮的眼神,那一排排滚滚向前的钢铁洪流,看到那一幕幕让世界为之惊呼的雄伟画面,人们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祖国太伟大了”。

伟大,这是两个笔画非常简单的字,却饱含着无数官兵的忠诚与忘我,饱含着无数科技工作者的辛劳与智慧,饱含着无数军工人的心血与汗水,饱含着十四亿国人的期待与无怨无悔的支持。

我坐在电视机前数着一个个通过天安门前的方队,数着哪些是曾经参加过阅兵的方队,哪些是第一次参加阅兵的方队,在心中盘点着我军增添的新生力量。当听到解说员用激动得近乎颤抖的声音说出“体系融合,全域支撑”几个字,高度概括第一次参加阅兵的信息支援部队的使命时,惊喜和好奇让多少人一下子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想要立马去了解新时代新征程下,它所肩负的职责和担当。

不久前我曾专门抽时间去延安朝圣,虽不似当年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投奔延安,但对于这块红色土地,我依旧充满了崇拜和虔敬。在枣园参观作战指挥部旧址时,我曾问过讲解员,当年八路军在延安这样荒凉的黄土高原,被群山环抱的偏僻一隅,是靠什么指挥全军打仗的?她告诉我说,抗战时期,党中央在延安指挥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作战,靠的主要是中央军委的八部直属电台,以这八部电台为中心,连接起了与全国各部队、各个根据地和游击区的无线电通信网络。望着那几部为八路军抗击日寇立下过战功,如今早已被时代淘汰的文物般的旧电台,我想到了曾无数次在战争题材影视剧中看到听到过的滴滴嗒嗒的发报声,在敌人的严密监视下穿越时空,那永不消失的电波,每每传递着一道道决策者的指令和胜利的喜讯。

从手动发报的电台到今天的信息支援战车方队,人民军队网络信息体系的快速发展,为我们现代化的军队加装的何止是千里眼和顺风耳,那分明是先敌发现、先敌指令、先敌打击、先敌致胜的强军利器。

看着这如此陌生又如此鼓舞人心的部队,谁敢想象这是一支才刚刚成立一年的对中国和世界都将是全新的战略性军种?那一刻,我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站立的哨位上有祖国,激荡的大海上有祖国,遥远的太空里有祖国,呼吸的空气里有祖国,祖国是广义的博大的称呼,她拥有十几亿的儿女,拥有世世代代传承延续的生命力。

也许你会说,这么大的祖国,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和生息存亡对她来说实在是太渺小了,渺小得微不足道。可你是否想过,假如你不为祖国的存在而存在,那你还能存在吗?那你的存在还有什么人生意义呢?

祖国是我们生存的地域和空间,但她又何止是一方空间那样具象,祖国还是我们生活的酸甜苦辣,但她又不仅仅是酸甜苦辣的日常生活。放眼世界,纷争加剧,今天我说祖国是每个人活着的必需,一定不会有人说我过于笼统和偏颇。

正如我最喜欢的那首歌里所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是的,生长于斯,血脉相连,我是中国的儿子,我永远爱着我们的祖国。

张国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当代军旅作家、诗人,现居北京。主要著作有《张国领文集》十一卷等。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