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推动小学与初中教育教学深度衔接,构建一体化育人体。10月12日,南阳市内乡县马山口镇2025年秋期小学初中衔接教育教学交流会在马山中心小学直录播教室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马山口镇中心学校主办,全镇各小学、初中骨干教师及中心学校相关负责人等人员参与,通过课堂展示、评课研讨、经验分享等形式,共谋小初衔接教育创新路径。
课堂展示环节中,两节跨学段示范课精准呈现了衔接教学的实践路径。马山中心小学李喜岩老师执教六年级语文研讨课《桥》,以文本解读为核心,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深化理解,在语言运用训练中渗透初中文学鉴赏思维,为学生搭建起从小学阅读到初中精读的认知阶梯。马山一中曹斯琪老师讲授的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则立足初中知识起点,巧妙回溯小学算术运算基础,通过"旧知迁移—新知探究—应用拓展"的环节设计,帮助学生平稳过渡到初中数学的思维模式。
评课研讨环节氛围热烈,教师代表们聚焦衔接核心痛点各抒己见。马山中心小学尹精许老师、马山二中李倩老师、马山一中王晗老师分别从教学目标衔接、学情把握、方法优化等角度展开点评,一致认为两节课均精准把握了学段过渡的关键点,为衔接教学提供了鲜活范例。
经验分享环节进一步明晰了衔接工作的实施策略。河西中心小学唐羽老师以《跨越成长分水岭,构建立体赋能体系》为题,从小学视角阐述了基础夯实、习惯培养、能力储备的三维衔接路径;马山一中张凡老师围绕《夯实基础,平稳过渡》,分享了初中阶段承接小学知识、适配新生需求的教学优化方案,为跨学段协同育人提供了具体思路。
会议尾声,马山中心学校岳超伟老师传达了《关于加强小初衔接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从"课程建设标准化""教师培养协同化""评价机制一体化"三个维度提出具体要求。他强调:"小初衔接不是简单的知识叠加,而是教育生态的重构,需要全镇教育工作者树立'大教育观',共同绘制学生成长连续图谱。"
此次交流会的举办,有效破解了小学初中衔接中的教学壁垒,为区域内各学校明确了衔接工作的方向与方法。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把所学所思转化为教学实践,精准把握衔接要点,助力学生平稳跨越成长分水岭。 (通讯员 汪巧 供稿)

岁月如歌
岁月官方正官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