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金融行业的版图中,广发银行曾以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占据一席之地。然而,近期一系列的负面事件,却让这家成立于1988年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2025年,广发银行不仅在合规层面面临严峻挑战,其经营业绩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下滑态势。
今年以来,广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收到的罚单总额超过8000万元,与2024年全年仅1000万元左右的被罚金额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列表显示,广发银行因多项违法违规,合计被罚6680万,其中对广发银行罚款6670万元,对两位员工警告并罚款合计10万元。主要违法违规行为涉及贷款、票据、保理等业务管理不审慎,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广发银行虽发布公告称已完成相关问题整改,并将以问题整改为契机优化长效机制,但频繁的处罚仍让市场对其合规管理能力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除了此次巨额罚单,近几个月来,广发银行的被处罚情况愈发频繁。9月5日,广发银行西安分行、榆林分行因“贷款管理不审慎”“票证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款146万元;7月18日,广发银行无锡分行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固定资产贷款管理不到位、流动资金贷款‘三查’不到位、票据业务管理不到位、个人贷款‘三查’不到位”等被罚210万元;7月16日,广发银行太原千峰南路支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贷前调查不尽职”被罚60万元;7月8日,广发银行南昌分行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反假货币业务管理规定以及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被警告并处罚款85万元 。从这些罚单可以看出,广发银行的违规行为涉及多个业务领域和管理环节,暴露出其内部管控的诸多漏洞。
合规问题频发的同时,广发银行的经营业绩也不容乐观。2024年,广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92.4亿元,同比下降0.63%;净利润152.84亿元,同比下降4.58%;利息净收入496.51亿元,同比下降2.78%;净利差1.40%,较上年下降6个基点。这是公司十余年来首次出现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的情况,业绩表现差强人意。
联合资信在今年7月28日发布的跟踪评级报告指出,受净利息差持续收窄影响,广发银行营业收入小幅下降,同时较大规模的减值计提对净利润产生负面影响,盈利能力有待提升。广发银行积极落实减费让利等金融纾困政策,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叠加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多次下调的影响,贷款收益率下行,加之市场利率下行带动非信贷类资产收益率下降,导致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降幅大于付息负债成本率,净利息差呈收窄趋势。2024年,广发银行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3.65%,较上年下降28BP,付息负债平均付息率为2.26%,较上年下降21BP,净利息差收窄至1.40%。尽管生息资产规模保持增长,但受净利息差收窄影响,利息净收入有所下降。
在零售业务方面,广发银行持续推动零售转型,零售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个人存款业务规模保持较好增长,信用卡业务在股份行中具有一定领先优势。但受外部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信用卡透支及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规模下滑,使得个人贷款规模小幅下降。截至2024年末,广发银行个人贷款余额8559.1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13%,占贷款总额的比重有所下降。其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总额2542.09亿元,占个人贷款总额的29.70%;信用卡透支总额3928.46亿元,占个人贷款总额的45.90%;其余主要为个人经营性贷款。
广发银行当前面临的合规与业绩困境,对其未来发展构成了巨大挑战。在强监管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内部控制,提升合规管理水平,是广发银行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只有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才能避免类似的违规行为再次发生,重塑市场信心。
在业务经营方面,广发银行需要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优化业务结构,提升盈利能力。在落实金融纾困政策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自身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例如,在零售业务方面,进一步挖掘信用卡业务的潜力,提升客户黏性和活跃度;在公司业务方面,加强对优质企业的信贷支持,提高资产质量。
广发银行还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合规意识。人才是银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广发银行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只有深刻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才能走出当前的困境,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否则,在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广发银行或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