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记者 谢鹏飞 通讯员 王燕 孙雪莹
秋意渐浓,月满人间。9月25日,上街区中心路街道颐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诗声琅琅、花香四溢,一场别开生面的"月满人间·灯映万家"中秋邻里共融活动温情上演。活动将传统诗词文化与非遗压花工艺完美融合,为户外劳动者与社区居民搭建起一座跨越职业与背景的温情桥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主持人深情的开场诗中,诗会环节正式拉开帷幕。不同于传统竞赛模式,本次诗会强调"共融"与"共享"。
在"月来月好·诗词接龙"环节,居民与户外劳动者家庭混合组成小组围坐一圈。每组需共同完成以"月"为主题的诗句接龙。当一位快递员接出"明月几时有"后,邻座的社区居民立即接上"把酒问青天";遇到接龙困难时,组内成员互相提示、共同商讨,在温馨协作中自然而然地拉近了距离。
随后的"声情告白·故事共情"环节将活动推向情感高潮。社区居民刘女士分享了家中四代同堂制作月饼的传统,展示了她祖母传下的月饼模具;外卖骑手张师傅则动情地回忆起去年中秋夜:"那天晚上送完最后一单已经11点了,看着小区里亮着的万家灯火,心里特别想家。没想到今年能在社区里和大家一起过节,真的很温暖。"这些真挚的分享让现场许多人热泪盈眶。
手作环节将非遗压花技艺与中秋花灯制作完美结合。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参与者们用精心准备的干花材料创作独具个人风格的花灯。
制作现场温馨而专注。社区居民李阿姨正在教一位快递员如何搭配花材:"你看,这样摆放,等会儿灯光一照,影子会特别美。"网格长兴奋地交换着手中的花瓣材料,户外劳动者与社区居民共同创作,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
玫瑰花瓣化作明月下的云朵,满天星点缀成夜空繁星,各色压花在灯罩上组成一幅幅诗意画卷。非遗压花工艺在现代花灯上焕发新生,传统技艺在社区居民的巧手中得到传承。
活动特别设置了"社区共融灯"集体制作环节。一位环卫工人、一位外卖骑手、一位社区居民和一个网格长共同完成了一盏花灯。
当所有花灯同时点亮时,现场顿时化作一片温暖的灯海。压花的精致纹理在灯光映照下投射出美丽的光影,每一盏灯都诉说着制作者的故事。大家手捧自己制作的花灯,共同拍摄"万家灯火"大合影,镜头定格下这个中秋最温暖的瞬间。
"原来诗词可以这么美,原来花灯可以这么做,原来邻里之情可以这么暖。"活动结束后,一位参与者感慨道。这个中秋,诗词与花灯不仅成为了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成为了连接人心的纽带,让颐苑社区真正成为了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

正观上街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 上街区工作站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