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山河锦绣,盛世华章。当中秋的皎洁月色邂逅国庆的璀璨荣光,我们迎来了双节同庆的美好时刻。为礼赞祖国华诞、传承中秋文化,“喜迎中秋·礼赞国庆”全国优秀艺术家线上精品展如约启幕。

此次展览汇聚了全国各地优秀艺术家的精心之作,艺术家们以笔墨为语、以色彩为情,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团圆佳节的祈愿、对时代发展的赞颂,凝注于每一幅作品之中,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传递了新时代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线上展厅打破了时空界限,让艺术之美跨越山海、触达人心。谨以此展向所有参展艺术家致敬,并诚邀海内外观众云端相聚,共赏艺术佳作,共品家国情怀,在光影与色彩的交织中,一同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共享中秋团圆之乐。

张济海,1955年生于山东莘县,教授、硕士生导师,一级美术师 ,开宗立派的书法家。

张济海15岁因书画特长被特招入伍,开启40多年军旅生涯,其坚毅性格与雷厉风行作风融入书法。他独创“爨八体”,将多种书体特色融为一体,被收入新版《中国书法大字典》而永载史册。代表作《厚德载物》等,在各大拍卖高价拍出,还被镌刻于八达岭长城居庸关。著有《书法教程》《心灵轨迹》《书法有道》《书法兵法论》《爨八体自述》《能量书法论纲》《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名师学范本》《书法大道365》《张济海书法作品集》等。

爨体开新派 德艺铸丰碑

——评张济海“爨八体”的书法突破与流派价值

文/史留成

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文脉的重要载体,历经数千年演进形成了完备的传承体系,却也在时代发展中面临着“泥古”与“离宗”的双重困境。“书奴”派困守古法失却灵性,“野狐禅”脱离根基难成气候,“大众派”流于平庸无复高格。在此背景下,张济海先生独创“爨八体”并开宗立派,以“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艺术实践,为当代书法发展开劈了新方向,其艺术成就与流派价值值得深入探析。

张济海的书法探索始终扎根传统沃土,这使其创新具备了坚实根基。他深谙“笔墨当随时代,然根脉必承传统”的道理,数十年间沉浸于秦汉篆隶、晋唐楷行,对《张迁碑》《石门颂》等经典碑帖的临习不下百遍,尤其对魏晋爨体书法情有独钟。爨体作为隶书向楷书过渡的独特书体,兼具隶之古朴与楷之端庄,却因传世作品稀少、笔法晦涩,历来鲜有书家专攻。张济海耗费十余年时间,足迹遍布云南、四川等地,对《爨宝子碑》《爨龙颜碑》进行实地考察与精研,逐字拆解其笔法结体,系统梳理出爨体“方劲古朴、奇崛多变”的艺术特质,为后续创新筑牢了传统根基。这种对经典的敬畏与深耕,使其彻底摆脱了“野狐禅”的浮躁与空疏,彰显了真正艺术家的学术素养。

在深刻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张济海以突破性思维熔铸诸家之长,最终创作出独树一帜的“爨八体”。所谓“爨八体”,并非简单的书体叠加,而是以爨体笔法为核心,融合篆书的圆劲、隶书的波磔、楷书的规整、行书的灵动等八种书体精髓,形成的兼具包容性与独特性的新书体。其创新首先体现在笔法重构上:他保留爨体标志性的方笔起收,却融入篆书“铁线”的凝练质感,使线条既刚硬如刀凿斧刻,又蕴含筋脉相连的韧性,如《厚德载物》中“厚”字的横画,起笔方折如爨,行笔圆劲似篆,收笔略带隶意,三味交融而浑然一体。

结体布局上的突破更显匠心。张济海打破传统爨体趋于方正的局限,借鉴行书的欹侧变化与篆书的对称美学,创造出“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的章法。其作品《精气神》中,“精”字左密右疏,“气”字上紧下松,“神”字欹中取正,单个字各具姿态却又在整体气韵上高度统一,既延续了爨体的古朴气象,又注入了鲜活的时代气息。这种创新绝非刻意猎奇,而是建立在对传统书体深刻理解之上的有机融合,完美诠释了“继承中创新”的书法真谛。

“爨八体”的诞生不仅是书体层面的突破,更标志着一个新书法流派的形成,其艺术价值与文化意义深远。从艺术维度看,它破解了当代书法“继承与创新”的核心难题,为书家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式——既反对脱离传统的盲目创新,也摒弃墨守成规的僵化临摹,确立了“传统为体,创新为用”的创作准则。从文化维度讲,张济海通过对爨体这一濒危书体的发掘与重构,让古老的书法文脉在当代焕发新生,其《爨八体书法集》中对古典诗词的书写,更实现了文字内容与书体风格的深度契合,使传统文化得到立体传承。

更为可贵的是,张济海的书法艺术始终与“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相呼应。他的作品不仅笔墨精湛,更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对时代精神的感悟,其书写的“仁义礼智信”系列作品,将爨体的古朴厚重与儒家思想的深沉内涵融为一体,实现了艺术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统一。这种“书为心画”的创作理念,使其流派不仅有技法支撑,更有文化灵魂,真正达到了“开宗立派”的境界。

在当代书法界追求速成与功利的浮躁风气中,张济海先生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探索,独创“爨八体”并树立新流派标杆,无疑是对书法艺术本质的回归。他的实践证明,真正的书法创新,必然是传统根脉与时代精神的交响;真正的开宗立派,必然是技法突破与文化担当的统一。张济海与他的“爨八体”,已然成为当代书法史上的重要坐标,其艺术探索之路,也将继续指引后来者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让中华书法艺术的文脉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