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的新茶饮江湖,正上演一场资本与生存的双重竞速。

2月古茗、3月蜜雪集团先后登陆港交所,4月霸王茶姬赴美完成IPO,5月沪上阿姨成功登陆港股市场。而在此之前,奈雪的茶(2021年6月)、茶百道(2024年4月)已分别率先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至此新式茶饮行业构成“六小龙”格局。

资本的密集进场绝非行业狂欢的信号,而是头部品牌抢占终局席位的战略动作。新式茶饮市场空间日趋饱和,行业已进入存量博弈的红海阶段,中、高、低端新茶饮品牌均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

沪上阿姨优势渐失

在10元至20元的大众茶饮价格带,一场激烈的龙头争夺战正在上演。沪上阿姨、古茗、茶百道等多家品牌不断蚕食市场份额,使得中端新式茶饮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2025年半年报显示,茶百道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上半年总营收25亿元,同比增长4%,期内利润增至3.33亿元,同比增长40%;古茗实现营业收入56.63亿元,同比增长41.2%,母公司拥有人占利润16.25亿元,同比增长121.5%。

沪上阿姨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18.1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6.58亿元增长9.7%;利润为2.0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68亿元增长20.9%;扣非后净利为2.4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14亿元增长14%。

从营收规模来看,曾经表现不俗的沪上阿姨似乎正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

一方面,新茶饮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特别是在中端市场,新式茶饮品牌之间的“万店比拼”现象日益严重,导致单店盈利能力不断承压。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沪上阿姨期内毛利为5.7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18亿元增长10.4%,毛利率保持在31.4%,与去年同期相比无明显波动。这一数据表明,尽管公司整体保持增长,但并未展现出突破性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沪上阿姨产品创新难以形成持续护城河,一款新品推出后很快就会被竞争对手模仿,这使得其难以保持差异化优势。虽然沪上阿姨通过多品牌策略布局市场,旗下“沪上阿姨”“沪咖”“轻享版”三个品牌针对不同定位试图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但面对竞争对手的强势进攻,这一策略似乎并未带来显著成效。

毫无疑问,中端新式茶饮市场已经进入深度整合期,未来行业洗牌将加速。对于沪上阿姨而言,如何在这场中端市场争夺战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优势,将成为其能否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奈雪的茶独自落寞

在消费需求疲软与价格战持续激化的双重压力下,高价茶饮的故事越来越难讲了。曾凭“一口好茶、一口软欧包”模式引领行业发展,最早叩响资本市场大门的奈雪的茶,如今显得格外落寞。

2025年上半年报告显示,奈雪的茶收入为人民币21.7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4.4%;经调整净亏损虽同比收窄73.1%,但仍达到1.18亿元。期内,直营门店收入为19.12亿元,占总营收的87.8%,占比同比提升5.1个百分点。

犹记得,2015年,奈雪的茶以创新姿态闯入新茶饮领域,创始人彭心曾多次表示,希望打造注重“第三空间”的中国版星巴克。不曾想,奈雪的茶2025年上半年营收在六家上市茶饮品牌中垫底,“星巴克梦”被无情地打破。

首先,新式茶饮高端市场正在经历明显的收缩与内卷,这构成了奈雪难以回避的外部环境挑战。由《中国茶叶》编辑部统计2024年6—8月数据可知,新式茶饮品牌基本告别30元时代,绝大多数产品定价位于15~18元、12~14元两个区间。

其次,作为高端品牌,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本应是其核心竞争优势,然而奈雪在这方面却屡屡失守。黑猫投诉平台上,奈雪的茶共有2689条投诉,涉及食品卫生安全、虚假活动、服务态度差等多个方面。

再有,在消费降级趋势逐步显现的背景下,直营模式固有的重资产运营特性,进一步加剧了奈雪的茶在市场调整期的生存压力。

在行业“万店即上市门票”的共识下,奈雪2023年才姗姗开放加盟,这让奈雪在规模效应上彻底落后。门店上,截至2025年6月30日,奈雪的茶在111个城市有1321家店,较去年底减少了132家,加盟门店也从345家减少至317家。

当喜茶转向产品创新破局、头部品牌以供应链与规模筑壁垒时,若奈雪仍困于第三空间的执念,其在高端赛道的失势或仅是开端。

蜜雪冰城隐忧浮现

在三四线城市、县城乃至乡镇区域,红色门头几乎成为了“基础设施”,一条商业街出现多家蜜雪冰城“兄弟店”的情况已不罕见。

也正是凭借“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和极致性价比定位,蜜雪冰城一路高歌猛进。据财报数据显示,蜜雪冰城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48.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3%;净利润27.18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44.1%。

然而,当低线市场门店日趋饱和,增长放缓与成本压力同步袭来,“雪王”的发展隐忧正在逐渐浮现。

一方面,蜜雪冰城依靠加盟模式快速扩张虽然带来了规模效应,但也导致门店网络过于密集,单店盈利能力下降。

当市场趋于饱和,加盟商利润变薄,这种加盟模式的可持续性就会受到挑战。据了解,截至2025年6月30日,蜜雪冰城已在全球构建超过5.3万家门店网络,较去年同期的43218家门店增长22.7%。其中,中国内地门店达48281家,海外门店4733家。

另一方面,面对低线市场的饱和态势,向上拓展一二线城市成为蜜雪冰城的必然选择,但这条路同样布满荆棘。

一是,蜜雪冰城的低价模式与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的高租金存在先天矛盾;二是,蜜雪冰城的产品均价在6-8元区间,要在一线城市承担动辄数十万的月租金,单店盈利能力面临极大考验;三是,高端品牌如喜茶、奈雪的茶纷纷降价,推出20元以下产品线,中端品牌如霸王茶姬持续扩张,一二线城市市场的竞争格局更为复杂。

无论如何,蜜雪冰城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转折点。过去依靠规模扩张的增长模式已经接近天花板,未来需要更加精细化的运营和战略布局。“雪王”能否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将决定其能否保持在新茶饮市场的领先地位。

“六小龙”闯关不易

新式茶饮行业已告别野蛮生长的扩张阶段,规模优势正在逐渐褪去其“护城河”的光环。

随着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持续加剧,门店数量与覆盖范围不再等同于品牌竞争力。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等中端品牌陷入价格混战,高端市场代表奈雪的茶在亏损与品控危机中艰难求存,而以蜜雪冰城为代表的平价品牌也在低线市场饱和与成本压力下增长放缓。

接下来,新式茶饮品牌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重新回到产品力、运营效率、供应链控制、品牌差异化和可持续盈利模式等本质要素。能否在品质把控、用户体验、成本优化和商业模式创新上构建起新的壁垒,将成为决定品牌未来命运的关键。

当行业从追求热闹回归到追求本质,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