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倘若爬山,绿木成荫,蝉鸣阵阵。虽是一种坚持,向上攀登的体验,但是总觉得缺少了柔情。倘若游水,在碧波荡漾,河风涌浪,涟漪阵阵的水面,虽是人在画中,心绪欢愉,但是又总觉得少了些许攀爬挑战的成就感。所以寻觅一处盛景,拓展自己的视野,陶冶自己的情操尤为重要。通过一番功夫,终于摘星楼出现在了自己的视野,引起了自己莫大的兴趣。
神话传说商纣王为宠妃妲己在朝歌王宫修建高楼,登楼可“摘星辰”。他的宠妻之行,也可谓楷模,玄奇,神幻。而更为广泛的传说便是刘秀遭王莽追杀时,深夜逃至登封大熊山(主峰海拔1060米),见山顶星辰近在咫尺,抬手可摘,故称此地为“摘星楼”。此传说为景区名称由来,现代依此修建景观。
初到服务大厅,映入眼帘的便是摘星楼几个醒目大字。这边的天是那么蓝,云是那么白,大片、小片,那么慵懒,那么悠闲;空气也是那么清鲜。周围的山,绿碧的娇颜,似乎是宠溺的姐妹,满眼柔情地看着,望着,盯着,这个摘星楼“小妹”。
进入景区,体验观光车“爬山”的快感。是前进,是左转,是右突,是减速,是蓄力。随着车子,一会上,一会下。抓紧扶手,不用特意感受,心便跟着跳动。即便在车上一坐,那种惊心动魄便油然而生。还好是坐车,就当一个服气的随着山路弯拐的“小趴菜”即可。
到了地方,下车来到云上牧场,羊驼在自己的领地悠闲,卓有颜色的鹦鹉在树上开怀,梅花鹿在自由地散步,猕猴撅着红屁股。在动物间赶集,在这里欣赏灵动的自然。
走出牧场,向前便是空中飞船。从山之这头,到那之那头。在蓝天云白下,微风阵阵,人在空中,好不惬意。这是腾云驾雾,这是无翅而飞,这是自我的飞翔的梦幻之旅。
攀爬摘星楼主峰,林木高瘦。一步一景,看近木长虫游移缓行,望高天云白湖泊澄碧,环周遭山峦道道白石青木。一阶阶攀爬,一阶阶心动。在主峰一坐,一站,一瞧。一瞬即是永恒,一见即是钟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一道道山峦,是那么清晰是那么具有层次感。山的骨骼我看了,山的全貌我见了。
从山上,旱滑而下。穿上裤子,戴好手套。你即是交通员,又是交通工具。双手扶杆,速度就在你自己掌控。身子坐直,缓缓下行。身子后摆,双腿并拢,速度微中。预要加速,双腿弯膝,速度冲刺。随着山,随着滑道,一路下行。过了旱滑,即为水道。穿上雨衣,坐上小船。在水道加速,转弯,碰撞,多么长的水道,多么惊险的漂流。水花四溅,跳到身上,溅到船舱。用速度感受激情,用体验感受躁动的青春。
在林间漫步,山是什么样,云是什么状。时间不同,样子不同。在这里有木绿花红,有玻璃栈道,有飞瀑流泉,有蝉鸣疏响。在这样的山道徘徊,这样的山林漫步。走进自然,融入自然。自己也成了自然的一份子,隐匿在了这山林一景之中。因性而抒发感慨:
林中漫步
小郭
碧水云天醉秋颜,
玄梯娇花漫步闲。
高林瘦木秋蝉响,
人影疏疏叶密间。
走出摘星楼,驱车来之少林。不巧迎至雷雨。没有见过雨中的西湖,打卡雨景少林也尤为不错。云团黑起来,雷声震起来,一时忽而一道闪电。在少林的二楼赏雨,院子里的梨树,青梨青叶,叶子嫩了,梨儿也挂上了些许珍珠。近旁的桃树,桃子也泛了微红。一边青,一边微红,恰逢这一场雨,叶子在院中随着风夹着雨而翻飞抖动。
远处的山,成了远处的墨客,一袭黑色劲装。一会儿云多了,模糊了,朦胧了,神秘了,一会儿隐身了,这山,这雨,这雾成了一体,区分不开了。难得的雨,又怎能不即兴抒怀:
雨遇少林
小郭
龙主流涕云藏间,
阵阵阴雨雾起山。
苦笑才华滴点墨,
不及苏子半文仙。
可是雨停了,云散了,霞又出来了。那山又有了颜色,雾气从山中蒸发,周围的颜色又明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