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薛自浩 刘昊
在基层治理的战场上,中牟新区郑庵镇曾面临着诸多“硬骨头”,如,问题楼盘数量多、企业密集、大型汽配市场林立,信访压力巨大、安全生产排查困难、网格员力量薄弱等,这些难题如同层层关卡,阻碍着辖区的高质量发展。
面对困境,郑庵镇没有退缩,而是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探索机关干部下沉网格机制,通过精准下沉治理资源、整合各方力量,推动基层治理从“单打独斗”迈向“协同作战”,成功破解了一系列基层治理难题,打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宝贵的“郑庵经验”。
【织密治理网格,构建全域覆盖新体系】
要破解基层治理难题,首先要有科学的治理架构。郑庵镇打破了传统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对辖区进行了精细化划分。将耕地、问题楼盘、可开发用地、重点企业、已供未建用地、水域、公园绿地等七大类区域细分为142个小网格,将这些小网格嵌入原有的网格体系中。
在人员配置上,郑庵镇党委秉持“人岗相适、专兼结合”的原则,从全体机关干部中,综合考量业务职责、能力高低、年龄大小等因素,精心选调200余名人员充实至142个小网格。在不断优化调整后,142个小网格根据网格属性及网格内发生事件类型,分别交由职能站所及属地村共同管理开展工作。
同时,郑庵镇明确了网格职责范围,将信访维稳与问题楼盘化解、安全生产、助企服务3大类治理事项纳入网格清单,形成了“管理全覆盖、资源全整合、服务全周期”的治理格局,让每一片区域都有人管,每一项工作都有人抓。
【健全运行机制,激发治理效能新动能】
科学的网格体系需要完善的运行机制来保障。郑庵镇制定了《关于调整郑庵镇党建引领推进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职责的通知》《关于郑庵镇加强党建引领推进网格化基层治理的实施意见》,为网格化治理工作提供了制度遵循。
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郑庵镇建立了“问题上报 - 派单接单 - 整改反馈 - 结案归档”的全流程跟踪机制,确保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在考核方面,强化结果导向,将问题发现率、解决率、群众满意度纳入郑庵镇优秀网格员积分激励方案的动态管理模式,让干部的工作成效一目了然。
为了确保工作落实到位,郑庵镇建立了“四维督查”体系。由镇纪委牵头,联合镇督查办、城运中心组建专项督查组,通过“线上数据监测+线下实地核查”双轨并行的方式,加强对各村治理队伍、网格承办事项的督查督办。
此外,郑庵镇还深化“日提醒”工作机制,镇城运中心定期汇总上一周期内各村、各站所网格化工作事件情况进行精准分析。同时,构建“正向激励 + 反向倒逼”考评体系,对推进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先进村、先进站所、先进网格员,由镇党委在年底推先评优中优先考虑,切实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激发了广大干部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全面高效治理,开创平安建设新局面】
机制的完善带来了治理效能的显著提升。自机关干部下沉村级网格以来,郑庵镇的基层治理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安全治理方面,共排查发现安全隐患3069处,整改率达到100%,为辖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牢了防线。在信访维稳和民生保障上,化解信访问题552批次1312人,帮助农民工讨薪共计800余万元;推动问题楼盘交付1000余套,网签备案822套,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15起,帮助300余名流动人口子女就近入学,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怀。
在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通过 “党企共建” 筹集10万元物资完成远航路“驼峰”改造项目;完成乱堆乱放、积存垃圾等问题整改1360处,复种裸露空地2600余平方,修复破损围挡8处1500余米,让辖区环境焕然一新。
在市场秩序和违法治理上,治理占道经营700余处、车辆乱停乱放2240余辆、流动摊点800余起;取缔小散乱污企业6家,治理扬尘问题175处,拆除违法建设7处约5500平方,有效规范了辖区秩序。
如今,郑庵镇“管理一张图、治理一张网、服务一条龙” 的格局初步形成,综合治理进入联动化、高效化、纵深化进程,真正实现了辖区“管理一张图、治理一张网、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问、件件有回声”的党建引领基层网格治理新局面。
中牟新区郑庵镇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实践,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其特色在于将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通过精细化的网格划分、科学的人员配置、完善的运行机制和严格的考核督查,充分激发了基层治理的活力,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未来,郑庵镇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模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为辖区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郑开同城
记录郑开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