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迈瑞医疗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医疗行业和资本市场掀起了惊涛骇浪。作为医疗器械领域的龙头企业,迈瑞医疗一直备受关注,而这份成绩单却让人大跌眼镜,交出了上市七年来的最差答卷。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迈瑞医疗营收167.43亿元,同比下滑18.45%;归母净利润50.69亿元,暴跌32.96%,这也是自2018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中报负增长 。毛利率降至61.67%,净利率降至31.25%,盈利能力持续恶化。

从三大业务线来看,更是一片惨淡景象。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收入54.79亿元,同比骤降31.59%,核心设备如监护仪、呼吸机等深受国内医疗基建项目延期拖累。体外诊断(IVD)业务收入64.24亿元,下滑16.11%,国内试剂检测量价齐跌,集采与竞争加剧,严重挤压了利润空间。医学影像业务收入33.12亿元,下降22.51%,尽管高端超声机在海外有一定放量,但难以抵消国内需求疲软带来的冲击。

在公司收入结构方面,海外市场表现相对稳定,2025年上半年来自境外的收入总计83.3亿元,比去年略增5%。然而,国内市场却像是坐上了滑梯,实际下跌超过50%。虽然国际业务占比提升至50%,但增速仅5.39%,且主要依赖低价渗透策略。化学发光业务20%的增长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在欧美高端市场突破有限,目前全球市占率不足3%。在贸易摩擦不断,关税壁垒高筑以及本土化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海外扩张效率显然被高估。

迈瑞医疗将今年上半年业绩大幅下跌的原因归结为国内市场。自去年12月份以来,医疗设备的月度招标数据虽持续改善,但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从公开招标到收入确认的周期被显著拉长。这就导致国内2025年上半年的收入实际反映的是去年招标下滑的时间段,再叠加去年上下半年收入基数分布偏离的影响,最终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但实际上,国内市场的内卷才是加剧崩盘的重要因素。从部分竞标情况来看,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企业不惜亏本投标。这种后续依赖试剂和服务盈利的模式本身就存在巨大风险,如今更是难以为继,进一步拉低了毛利率。

高管的减持套现行为,无疑也释放出了悲观信号。副董事长成明和控制的Ever Union于7月减持500万股,套现10.67亿元。在净利润暴跌近33%的背景下,迈瑞仍派发15.88亿元现金股利,这一行为被质疑是在“掏空家底”维稳股价。

迈瑞医疗将希望寄托于“Q3国内复苏”和“国际化提速”。但现实却很残酷,短期内集采扩围,如吻合器、超声刀等,可能引发新一轮降价潮。而且,内卷式低价策略本就不可持续,国务院在2024年就已发文整治异常投标行为。从数据来看,海外市场的增量根本无法弥补国内市场的缩减,净利润修复预期面临着严峻考验。

曾经,迈瑞医疗凭借技术优势建立起了深厚的护城河,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但如今,当技术护城河无法抵御价格战,战略调整又滞后于市场收缩时,迈瑞医疗面临的挑战愈发艰巨。若三季度未能兑现“拐点”承诺,市场耐心或将彻底耗尽。

在未来,迈瑞医疗能否走出困境,实现业绩反转?是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突破高端市场瓶颈,还是调整市场策略,优化业务结构?这不仅是迈瑞医疗自身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投资者和整个行业密切关注的焦点。毕竟,迈瑞医疗在医疗器械行业的影响力巨大,它的走向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格局。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